“前年邻居娶媳妇800,去年老王孙子满月500,老李盖猪圈还200呢!”在潘村镇“淮岸双龙庆盛世、舞鼓丰登贺佳节”——潘村镇2025年中秋节专场晚会的现场一场生动的小品《新事新办进明光》里,一位母亲翻着厚厚的“人情账本”,盘算着要通过儿子婚宴的八十八桌酒席“回本”。这一幕,曾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然而,在明光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的今天,“大操大办”“人情债台高筑”的旧俗正被一股清朗的新风所替代。越来越多像小品主人公一样的新人和家庭,开始实践“婚礼做减法,幸福变乘法”的理念,在简化形式中收获更丰盈的喜悦。

减法一:减掉“人情债”的重负,乘起“真情谊”的轻松
小品中母亲对“回本”的执念,源于过去人情往来中无形的压力。随礼金额水涨船高,宴席规模层层加码,一场喜事往往让主客双方都疲惫不堪。如今,明光市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党员干部带头抵制大操大办,明确婚丧嫁娶桌数不超标、礼金不攀比的要求。摒弃了“人情债”的思维,亲友间的交往回归了真情实意的本源。减掉的是繁文缛节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乘起的是主家筹办婚礼时的从容轻松,以及宾客送上祝福时的纯粹心意。
减法二:减掉铺张浪费的排场,乘起创新仪式的风采
八十八桌的豪宴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新形式。明光市积极推广公交婚礼、集体婚礼等新式婚礼。小品中的母女兴奋地描绘:“沙坝公园集体婚礼,红绸子上写着‘以爱为名,简办新风’,公交婚车游城,电视台一播,全明光都知道咱孩子婚事办得敞亮!”减掉的是铺张浪费的餐桌和千篇一律的流程,乘起的是像汉服仪式、公交婚车巡游这样的创新体验,让婚礼成为新人独特爱情故事的见证,也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省下的酒席费用,或用于小家庭的启动资金,或用于更有意义的蜜月旅行,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增值。
减法三:减掉形式主义的束缚,乘起情感联结的浓度
“省下酒席钱,温暖孩子心!”小品中南方母亲最终的觉悟,点明了婚礼减法的深层意义——回归家庭温情。当不再被繁琐的宴请流程和庞大的宾客名单所束缚,新人和双方家庭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婚礼本身的情感表达上。为新人亲手缝制一件汉服配饰,家人围坐分享温馨家宴,在集体婚礼的舞台上共同许下爱的誓言……这些简朴而真挚的瞬间,往往比喧闹的宴席更能凝聚情感,留下更加深刻的幸福记忆。减掉的是流于形式的应付,乘起的是家人、爱人之间更深沉、更紧密的情感联结。
从紧握“人情账本”到坦然撕掉旧请柬,从纠结“八十八桌”到拥抱“公交婚车”,小品《喜事新风进明光》里的转变,正是我市万千家庭观念更新的缩影。“婚事新办不丢人,明光新风暖人心”——这不仅仅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群众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的真切温暖。“婚礼做减法,幸福变乘法”的实践,不仅卸下了群众肩头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人情枷锁,更重塑了喜事庆典的精神内涵,让幸福回归纯粹,让新风浸润心田。随着党员干部的持续带头和宣传的深入人心,这股喜事新风必将在明光大地越吹越大,让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婚嫁新风尚成为更多家庭的幸福选择。(蒋德)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