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滁州快讯 > 正文

琅琊街道以“三重路径”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10-09 10:24:27

  精神文明建设是基层治理的“灵魂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2025年以来,琅琊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在活动开展、典型培育、为民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640.webp.jpg

  以“阵地提质”为基础,让文明实践“活起来”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生命力,在于“能用、好用、常用”。琅琊街道始终把阵地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既抓硬件完善,又抓管理优化。一方面,夯实“线上线下”双阵地。依托古道、凤凰、三里亭等社区实践站,整合宣传栏、电子屏、文化活动室等资源,推动文明实践与社区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针对牛皮癣小广告问题,组织志愿者集中清理,并在站内设立“文明公示栏”,引导信息规范发布;同步更新维护背街小巷公益广告21次,让文明融入日常。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公众号开设“文明微课堂”“政策小喇叭”专栏,定期推送政策解读、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等内容,实现文明传播全天候、不断档。另一方面,打造品牌化、精准化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围绕春节、元宵、端午等节点组织民俗展演37场,惠及群众8000余人;常态化举办“知行学堂”“文明实践日、快乐星期天”,融合理论宣讲、技能培训与文娱活动,邀请“琅琊好人”讲述事迹,组织志愿者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增强各年龄段居民参与感。聚焦未成年人成长需求,开设“四点半课堂”“非遗小课堂”,通过手工制作、红色故事会等形式寓教于乐;结合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贴心服务,让精神文明建设既有温度又有烟火气。

640.webp (1).jpg

  以“典型引路”为抓手,让文明新风“树起来”

  “身边好人”是最鲜活的价值观,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育,离不开典型的示范带动。琅琊街道始终把“选择好人、宣传好人”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用榜样力量感染群众。一方面,精准推报“身边典型”。深入挖掘街道内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先进个人,严格按照“滁州好人”“琅琊好人”评选标准,今年成功推报2名“琅琊好人”,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好人故事会”5场,让好人好事走进社区、贴近群众;在琅琊区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风采展示活动中,古道、凤凰、三里亭社区站长荣获一等奖,街道一以此为契机组织“站长经验分享会”,让先进做法在街道内复制推广。另一方面,推动“家风融入民风”。以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邀请居民分享家庭故事;在社区公示栏设置“家风墙”,展示优秀家风案例,引导居民从“小家”做起,自觉践行文明理念。同时,结合移风易俗宣传,通过实践站组织“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议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册1200余份,逐步扭转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

640.webp (2).jpg

  以“服务人民”为导向,让文明之风“实起来”

  一是强化“联动参与”。联合城管、物业、商户等力量,在文明实践站建立“文明共建小组”,比如在商业街整治中,邀请商户担任“文明监督员”,共同抵制乱摆乱放、不文明经营行为;针对社区固定参与人群较多的问题,通过“居民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根据群众需求定制活动,吸引更多居民主动参与。二是突出“特色赋能”。结合街道文旅资源,把文明实践与“五一饭店”“四合路小吃街”等IP结合起来,在实践站开设“文旅文明岗”,组织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引导服务,同时宣传滁州传统文化、文明旅游知识,让游客在体验烟火气的同时,浸润文明新风。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建立文明实践站“月抽查、季调度”制度,将群众参与率、活动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针对活动覆盖不广的问题,定期开展“文明实践进小区、进楼栋”活动,确保每个社区每月至少开展2次“流动实践活动”,街道与社区共同努力,从源头解决问题,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动群众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推进器。让文明建设真正沉到基层、热在群众,将文明新风融入居民日常,持续打造滁州文明新高地。(张晨旭)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