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桐城新闻网 > 正文

孔城镇桐梓村:村集体巧破撂荒难题 “闲置地”变身“增收田”

时间:2025-07-25 19:07:26

曾经面临撂荒风险的300多亩复垦土地,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孔城镇桐梓村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入现代生产方式,让昔日的“闲置地” 变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增收田”。

眼下正是水稻疯长的季节,从空中俯瞰桐梓村,大地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满眼绿油油,江淮运河就像一条玉带蜿蜒其间,奔流不息。河边的水稻田里,桐梓村合作社正组织村民人工拔除秕草。 谁能想到,这片充满生机的良田,一年前还因复垦后地力不足、耕种成本高而面临撂荒风险。

2024年10月,随着引江济淮工程桐梓段竣工,柳林、柳树、柳圩三组180亩复垦地交付。面对高低不平的新垦田块和观望的种植大户,桐梓村两委通过“板凳会”集思广益,最终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扛起流转经营重任。去年冬天播下的麦种,今年初夏化作滚滚金浪,每亩产量达850斤! “首季试种小麦就收获14万斤,净利润6.7万元!”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光吉顺兴奋地说。

今年6月初,桐梓村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朱庄、李庄的120余亩田地本应是“香饽饽”。但“首种”投入成本大、产量可能受影响。种植大户们考虑到经营风险,都望而却步。村集体再次挺身而出,将这些田地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 

“硬接”更要“巧干”。该村合作社一接手便打破传统耕作模式,蹚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请来专家全面检测土壤,量身定制改良方案;购置旋耕机、播种机等设备,实现耕种、施肥、打药全程机械化。“成本比人工降低60%以上。”该村党总支书记赵决高算起经济账。

合作社的成功运营,不仅让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还带动了村民增收。村民们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分红,还能在合作社务工获得工资收入。如今,绿油油的水稻预示着新的丰收。赵决高信心满满:“预计村集体今年能增收8万元以上。”

从面临撂荒风险到丰收在望,桐梓村300亩复垦土地的蝶变,是村两委主动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更书写着 “土地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余大国   吴春富)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