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桐城新闻网 > 正文

范岗镇花园村:盘活资源兴产业 实干担当谋共富

时间:2025-08-06 14:45:36

1_副本.jpg

图为稻虾上市之际,花园村两委干部带头下田捕虾。

范岗镇花园村曾是村集体负债百万元、村民自己都羞于提及的“空壳村”“落后村”。最近三年,该村不仅还清村集体债务,还建成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办成了惠及全村老人的老年食堂,水利、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这一蝶变,是该村干群团结奋进、实干破局、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龙眠河畔的花园村因地势低洼,历史上饱受内涝之苦,大片农田产出效益低下。产业不强,何谈强村富民?该村两委从资源开发抓起,以“三个盘活”为路径,首先在产业振兴上“破题”。

该村争取5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排涝站,根治“逢雨即涝”的顽疾,为土地“生金”铺平道路;整合全村3000余亩土地,整体流转经营,提升农业效益,实现群众每年增收14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4万元;2024年初,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包200亩稻田建成小龙虾养殖基地,以稻虾综合种养开路,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共富。

在盘活农田的基础上,该村对40余亩荒废水面予以清淤整治,2023年起发展水产养殖,村集体当年创收1万元,2024年又扩大水产养殖规模,预计今年底集体收益可达5万元。随后,该村又盘活闲置的村小学校舍,将其改造成“就业驿站”,引入合作企业,负责来料加工,为20余名老年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年人均增收七八千元,村集体年收益达11万元。

产业兴旺,共富有路,花园村终于摘掉了“穷帽子”,村民业有所就、劳有所得,干群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

花园村的产业振兴,源于组织振兴。该村两委干部“两个不怕”的硬核担当,是该村打赢“翻身仗”的坚实保障。小龙虾养殖基地建设起步之时,项目启动资金短缺,村两委成员不怕“个人吃亏”,毫不犹豫自筹7万元,入股村合作社,用于购买虾苗。稻虾上市之际,他们不怕吃苦,主动包揽最苦累的活儿——凌晨3点左右,带头下田捕虾,赶早市让龙虾卖出“好身价”。捕捞季持续30多天,他们每天如此,无人叫苦叫累,更无人“缺席”。

三年奋斗,花园改貌。该村两委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花园村将继续发扬“两个不怕”的好作风,带领群众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村集体经济的根基扎得更深、群众致富的路子更广阔,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富裕”,让花园村真正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大花园”。       (唐捐)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