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吕亭镇聚焦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通过阵地优化、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品牌塑造协同发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阵地优化,构建实体化综治中枢。镇党委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全镇重点工作,高标准建成集“受理、调处、指挥、服务”于一体的实体化综治中心。该中心实行“1+6+X”工作模式:设置1个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划分平安建设、矛盾调解等6个专业工作室,结合农村实际拓展农业纠纷调解、农村法律服务等多项特色服务专区,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服务”。
资源整合,打造多元共治服务矩阵。该镇下沉法治建设资源,运行法院、检察部门等专业力量“固定驻点+巡回服务”机制,在镇综治中心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行“调解+司法确认”联动模式,调解成功的案件由驻点法官现场完成司法确认,赋予法律强制效力;推动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常驻合署办公,针对宅基地纠纷、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高频矛盾,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每周轮驻轮值,实现“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现场办单”。
机制创新,激活效能提升内生动力。该镇建立“综治中心统一受理-分类派单处置-跟踪督办反馈”闭环机制,制定矛盾纠纷化解标准化流程图,实现全流程信息化、可追溯;落实督办制度,对复杂疑难纠纷和重大风险隐患由镇综治中心挂牌督办;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和巡回法庭资源,组建专业调解团队,今年以来成功化解涉农纠纷22起,化解成功率达95.7%。
品牌塑造,培育特色治理示范样板。该镇实施“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针对新任村两委干部、农村合作社负责人开展专题法治培训,通过“案例教学+现场观摩”提升基层干部依法治理能力;及时收集民生诉求,健全“村级调解-片区联调-镇综治中心终调”调解体系,今年以来,村级矛盾化解率提升至98.6%,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金旭)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