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白兔湖畔,芡实叶片如绿色圆盘漂浮在湖面上。
眼下,桐城市白兔湖畔2000多亩芡实进入结实期。由于水环境好、管理到位,今年的芡实长势良好,两三个月后将迎来大丰收。
8月7日,在孔城镇姜范圩村的湖面上,硕大的芡实叶片如绿色圆盘漂浮水面,放眼望去,碧叶接天,无边无际。细看之下,这些椭圆形或圆形的叶片直径超过1米,叶缘初现金黄色,叶底藏着饱满的芡实浆果,正攒着劲儿生长。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其生长对土壤和水质要求极高,而孔城镇地处白兔湖畔,水网密布,生态环境优良,恰好为芡实种植提供了绝佳条件。
村民黄长林指着拳头大小的芡实浆果介绍:“今年果实长势超往年,成熟后能长到小碗口大小,11月采收时肯定是大丰收。”
芡实每年5至6月播种,11至12月采收。近年来,孔城镇因地制宜,引导村民依托水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莲藕、芡实、菱角等特色种植逐渐兴起。 据种植户高同胜测算,去年芡实亩产达五六百斤,每亩收益约3000元。“今年长势更胜去年,我们对丰收充满信心。”
蓝天白云下,湖汊纵横处,墨绿色的芡实叶片将湖区密密覆盖,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余大国 吴春富)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