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潘集区贺疃镇的古路岗电灌站,10台提水泵日夜不停地轰鸣,清澈的茨淮新河水通过西干渠源源不断地流向干涸的农田。潘集区水利部门以“旱”为令,全力抗旱保苗,确保水稻正常生长。
“古路岗电灌站承担着贺疃和潘集两镇8.5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为应对高温天气,保障农业用水,电灌站的12个机组中有10台开机,每小时抽水量达4万余立方米。截至目前,已累计抽水128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灌区农业用水。”古路岗电灌站站长王军向记者介绍。
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潘集区切实发挥国营电灌站在抗旱保苗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提水作业直接为农田提供水源,缓解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确保粮食安全。
潘集区是全省42个粮食主产县区之一,今年该区栽插水稻面积达36万亩,水稻的增产增收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自去年以来,潘集区降雨持续偏少,尤其是近期的高温天气导致水稻生长缺乏灌溉用水,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古路岗、祁集、架河、龚集四大国有电灌站迅速响应,积极投入到抗旱保苗工作中。自7月7日起,这些电灌站陆续开始全力提水,保障人畜饮水安全,有效缓解旱情对水稻生长带来的影响,确保夏灌用水。
当前高温天气下,电灌站机组温度高达100多度。电灌站在做好抽水机组降温的同时,全力保障机组安全运行。为打赢这场抗旱硬仗,电灌站干部职工以“旱”为令,在寻找安全水源的基础上,24小时坚守岗位,全力做好开机、引水、提水、值守、巡渠等工作,力保灌区内粮食生产安全。
针对持续高温天气,潘集区水利局积极作为,充分发挥电灌站在农业抗旱中的主力军作用,统筹调度。截至目前,4个国营电灌站共开展6500台时的工作,提供灌溉用水3000万立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提前做好蓄水、保水和安全运行工作,坚决打赢抗旱保苗攻坚战,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潘集区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涛表示。(记者 赵中坤 通讯员 石坚)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