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潘集区针对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创新开展“睦邻友‘锋’”行动,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健全组织体系。在碧海、白云、华清苑3个试点社区建立“1+X+N”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吸纳12家驻区单位党组织、26家非公企业、15个业委会参与共建,形成“支部引领、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夯实组织阵地。投入150万元升级改造3个党群服务驿站,新增企业交流会客厅、暖“蜂”驿站等8个功能区域,累计开展政策宣讲、协商议事等活动45场次,服务群众3200余人次;规范组织运行。出台《“睦邻友‘锋’”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五在小区”工作机制,建立“季度联席会+月度调度”制度,召开联席会议6次,协调解决物业纠纷、环境整治等问题83件,推动资源力量向小区一线聚集。
精准赋能聚力,变“多条线”为“一股绳”。强化特色服务。聚焦“一老一小”需求,联合18家专业机构开展“快乐假期托管班”“老年智能手机课堂”等服务项目32个,累计服务居民5600余人次。其中,白云社区开展全龄段服务23场,覆盖居民1800人次;碧海社区组织文艺演出、义诊等活动12场,老年群体满意度达95.2%;华清苑社区开展反诈宣传、环境整治等服务17次,参与志愿者达420人次;深化志愿服务。推行“一月一主题”活动,组织156名在职党员、83名退休老党员参与,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8场,解决群众诉求215件;优化物业服务。建立“红色物业”矛盾预警机制,约谈后进物业企业5家,推动23个疑难问题纳入区级议事平台,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41.5%。
健全长效机制,变“当下治”为“长久立”。完善治理体系。通过热线分析、部门研判紧盯物业矛盾,主管部门定期约谈后进企业,推动疑难问题纳入区级议事平台,小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2%,物业服务满意度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形成“小事不出小区、大事协同解决”的治理闭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微信群、党务公开栏等发布活动预告36期;线下设置宣传栏25处,发放服务手册3000余份,群众知晓率达91.4%,小区活动居民平均参与率从年初的35%提升至65%,居民参与活力显著增强,小区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坚持典型带动。打造“墨香送祝福”“经典阅读”等7个服务品牌,其中,在白云小区“亲民化改造”示范点创新实施“空间开放共享+服务功能增值”改造模式,聚焦居民文体、卫生等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小区居民满意度跃升至95%,为老旧小区自治共治提供了可复制样板。(记者 赵中坤 通讯员 杨佳梅)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