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市壹周刊 > 正文

凤台县朱马店镇:抢时抢收抢烘 全力保障秋粮丰收归仓

时间:2025-10-13 11:21:29

  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凤台县朱马店镇以“抢”字当头,通过机械化升级与精准调度,构建起“收割、烘干”无缝衔接的保障体系,全力守护秋粮丰收成果。

  在朱马店镇徐桥村,金黄的水稻已进入成熟期,但田间泥泞的道路却让传统轮式收割机犯了难。“连续下雨后,地太湿了,老式收割机一进去就打滑下陷,一天顶多收二三十亩。”种粮大户吴会言指着自家稻田介绍,今年他提前备下的两台履带式收割机在湿软田块中平稳穿梭,切割、脱粒一气呵成。

  作为种植500多亩水稻的“老把式”,吴会言对今年的收成很有底气,“前期扬花期遇高温,后期又连阴雨,幸亏靠科技化管理稳住了产量,亩产还能达到1200斤。”更让他安心的是收割效率的提升,“这两台履带机一天能收100多亩,当天割的稻谷当天就送进烘干房,肯定能在雨前全收完。”相较于传统机型,履带式收割机凭借宽大履带分散重量,在湿田中的通行能力显著提升,彻底解决了打滑陷车问题。

  朱马店镇今年种植水稻6万多亩,面对持续的阴雨天气,迅速启动“秋收护航”行动,打出一套“精准调度+设备整合”的组合拳。“我们组建了农技人员蹲点田间,根据水稻成熟度和地块湿度,制定‘先熟先收、有涝先收、易损先收’的抢收方案。”朱马店镇党委书记张震介绍,全镇已整合20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和80多组烘干设备,通过“统一调度、就近调配”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目前,这些设备正24小时满负荷运转,每日烘干稻谷能力达2400多吨,确保湿粮不落地、快烘干、早归仓。

  在烘干机房内,刚收割的湿稻谷通过传送带送入烘干塔,经过处理后,水分含量可降至安全储存标准。“从田间到粮仓的无缝衔接,能最大限度减少霉变损失。”张震说,这套“收割、烘干”闭环模式,已成为全镇应对阴雨天气,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的核心防线。(李巧玲 记者 赵中坤)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