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市壹周刊 > 正文

抢农时齐动员 打响秋粮丰收“保卫战”

时间:2025-10-16 17:36:39

抢农时齐动员 打响秋粮丰收“保卫战”

――寿县抓好“三秋”生产保粮安

  针对连阴雨天气,寿县各地以“突出于抢、立足于快”的工作节奏,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同时,抓住农时,刚刚收割完毕的田块里,旋耕机随即驶过,翻起湿润的新泥,新一轮的播种紧锣密鼓地展开。秋收与秋种的无缝衔接,传统农事智慧与现代农技装备的结合,共同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秋收秋种交响曲。

  全民动员,吹响“三秋”生产号角

  10月12日晚,寿县召开秋收秋种工作调度会,分析研判当前秋收秋种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要求全县上下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抓好抢收抢烘抢种,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各乡镇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安排当前秋粮抢收烘晒、秸秆打捆等重点工作,乡镇工作人员下沉到村,组成乡、村、组三级包保网格,采取发放明白纸、一封信、承诺书等多种形式,高频次全覆盖开展秋收秋种和秸秆禁烧宣传。

  积极抢收,与阴雨天气赛跑

  10月的寿西湖农场,金色的大豆田一望无际。600亩“科豆2号”进入成熟季,7台大型收割机穿梭田间,轰鸣作业。饱满的豆荚在机器中脱粒归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野间。

  “今年大豆总共种植了4.8万多亩,其中承担单产提升项目3.04万亩,在去年每亩386斤的基础上,今年预计有望达到每亩430斤,创历史新高。”安徽省农垦集团寿西湖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军介绍说。

  丰收的背后,是科技力量的强力支撑。在陶店回族乡的粮食烘干中心,大型烘干机正满负荷运转。种粮大户、托管主体对接好乡内两家粮食烘干企业,计划好收割和烘干数量,启动24小时开机作业。两家秸秆收储中心经纪人与各村签订秸秆打捆搬离合同,调配好作业机械,收割一片打捆搬离一片。

  寿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县秋粮种植面积284.84万亩,其中水稻、大豆、玉米、甘薯与2024年秋粮种植面积持平。自10月初开始,全县组织联合收割机5500台,循环式烘干机530台投入抢收,秋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截至10月15日16时,全县已收割面积143.67万亩,占应收任务数50.44%。

  秋种准备,抢抓农时播新绿

  秋收尚未完全结束,秋种已拉开大幕。在迎河镇连片农田里,几台播种机正来回穿梭。农机手李师傅熟练地操作着设备,施肥、播种、覆土一次完成。“墒情正好,得抓紧把小麦种下去。”李师傅说。

  “寒露油菜霜降麦”。根据农时,寿县农业农村局9月份制定了秋种工作方案,遴选扬麦25、西农99等6个小麦主推品种和沣油737、宁R101等5个油菜主推品种。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品”要求,进行科学布局生产。县、乡镇、村示范田集中采购、种植单一主推品种。

  寿县按照“国有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运行模式,由安徽省农垦集团寿西湖农场有限公司、正阳关农场有限公司、寿县寿州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和寿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4家单位联合发挥农资供应、机械化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优势,与镇村签订秋种合作服务协议,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收、统一订单收购“五统一”种植模式。为确保秋种质量,每个乡镇建设1―2个千亩示范方。实行“五统一”模式种植,以示范田建设带动秋种。

  技术支持,服务保障到田头

  秋收秋种时节,寿县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全程指导服务。“秸秆一定要粉碎还田,深度不少于15厘米。”在涧沟镇,农机推广站负责人正在指导农机手调整旋耕机作业参数。“我们组建了多个技术服务队,包片责任到人。”同时,为服务秋收秋种,向社会公众公布农机服务热线、农技服务热线,为农民秋收秋种提供在线服务。

  气象部门则提供精准的专题预报服务。寿县气象局9月底完成包括寿西湖农场3套自动站在内的6套气象站加密建设任务,提高气象监测密度。“我们每天发布秋收秋种专项天气预报,每周二、周五定期制作发布《秋收秋种气象信息专报》,遇到重大天气过程提前预警。”县气象台负责人表示,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将信息直接送达农户,利用微博、乡镇电子显示屏、96121声讯电话更新发布气象信息,开展气象科普工作,以精准预报服务秋收秋种。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丁月阳)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