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市壹周刊 > 正文

潘集区祁集镇干群同心抢收秋粮纪实

时间:2025-10-22 13:41:59

  “雨停间歇就是抢收指令!”——这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近日,潘集区祁集镇党委闻令而动、向雨而行,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抢字当头、昼夜奋战”的部署要求,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冲锋一线,与群众并肩作战,打响了一场与天争时、与地争粮的秋粮“保卫战”。

  织密“责任网”,基层党组织挺在一线

  面对部分田块积水、农机难以下地的现实难题,祁集镇迅速启动网格化包保机制。镇干部带头下沉、村党组织分片负责、党员精准联户,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地不漏块、户不漏人”。

  “我家3亩稻子眼看就要烂在地里,多亏村里党员带头,组织机械来帮忙!”许岗村许老汉激动地说。在党组织的统筹下,广播、微信群、“明白纸”全面发力,天气信息、抢收技巧、服务电话直达农户,党群连心桥在雨中愈加坚固。

  打通“瓶颈口”,统筹资源全力保抢收

  针对“地湿机难进”的现实难题,祁集镇主动作为,多渠道破解困局。一方面,将全镇32台联合收割机全部纳入区级统一调度,实行“人歇机不歇”昼夜轮班作业;另一方面,紧急从周边乡镇协调调集7台履带式收割机,重点攻坚低洼积水田块,确保低洼地块、早熟作物优先收割。

  “我们成立了农机调度专班,24小时接听农户需求,确保每一台机械都用在刀刃上。”镇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同时,各村居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对机械难以进入的地块开展人工抢收,形成“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协同作战”的抢收格局。

  延伸“服务链”,科技赋能减损增效

  抢收更要抢烘。面对收回稻谷含水量普遍偏高的问题,祁集镇超前谋划,主动对接多家大型粮食烘干企业,整合烘干设备,大力提升日烘干能力。同时协调运输车辆,建立“田间—烘干点”绿色通道,实现“即收即运即烘”。

  “烘干后的稻谷不仅不发芽,收购价还更高,真是解决了大问题!”黄岗村黄大娘的话语中满是欣慰。镇农技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帮助农户科学把握收割时机和烘干工艺,最大限度提升粮食品质和经济效益。从收割到烘干,从运输到储存,祁集镇以系统化服务筑牢粮食安全“最后一公里”。

  党群“心连心”,暖流涌动丰收田

  夜幕下,收割机的轰鸣渐息,但烘干厂的灯光依旧明亮。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祁集镇的党员干部始终挺在前面、干在实处,成为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

  “秋收帮扶不是终点,而是服务‘三农’的新起点。”祁集镇党委书记王平表示,接下来将结合秋收走访,摸清农户种植意愿,提前对接良种、化肥等资源,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党旗飘扬处,初心照田间。在这场秋粮抢收攻坚战中,祁集镇党委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创新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损失,守护了农民的“钱袋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陈辉 记者 赵中坤)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