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秋季来临,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增大,湿米面制品(如河粉、肠粉、米线、粿条等)在储存不当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微生物繁殖和变质的风险。为严防食物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众饮食安全,谢家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近期组织执法力量,对辖区内涉及湿米面制品制售的餐饮店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行动。
本次检查以早餐店、小吃店、快餐店及主营米线、面条的餐饮单位为重点对象,围绕湿米面制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实施“清单式”精准监管。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餐饮单位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湿米面制品来源可溯。督促经营者必须从资质合法的供应商处采购产品,并索取同批次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
同时对经营者的仓储条件进行细致检查,重点关注湿米面制品是否按要求在阴凉、通风或冷藏条件下贮存,是否存在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的情况,坚决杜绝因昼夜温差大而忽视贮存规范的行为。
对加工制作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厨房用具是否生熟分开、用后洗净消毒等细节,执法人员认真查看,对餐饮单位特别强调湿米面制品必须烧熟煮透,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严格控制即食湿米面制品的加工后存放时间和条件,要求做到即制即售,防止微生物滋生,严厉打击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湿米面制品的违法行为。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向餐饮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现场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详细讲解湿米面制品在夏秋交替时节的安全风险点,要求经营者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共同守护辖区食品安全底线。
下一步,谢家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湿米面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的日常监管和抽检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为辖区群众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记者 邓创 通讯员 李雨晗)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