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赵艾凌 实习生 孟之迪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理论宣讲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亳州市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密融入全省“1+5+16+N”理论宣讲体系,积极构建纵向四级、横向六支的分层分众宣讲体系,在亳州大地上厚植理论之花,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谁来讲?“小团队”焕发“大能量”
“好,现在请大家为1号选手打分,支持她的请举牌……”4月28日,在亳州市第七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暨青年宣讲大赛上,现场不设专家评委,选手们讲得好不好,宣讲得入不入心,由来自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名大学生评委来评价。
亳州市第七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暨青年宣讲大赛。
“作为新时代亳州青年,我们要化身‘药都使者’,讲好亳州中医药故事,让亳州药香飘向五湖四海……”来自谯城区的选手用情景剧的形式,分药田解困、电商助农、政策惠企、文旅融合四幕演绎了乡村振兴的故事,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让理论瞬间“活”了起来。
宣讲见行见效,队伍打造为先。近年来,亳州市聚焦“谁来讲”的问题,多措并举,积极建强宣讲队伍。
构建宣讲网格。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积极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宣讲体系和“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英模讲奉献、巾帼讲担当、青年讲传承”六大宣讲矩阵,全力打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进“两企三新”等“七进”全景课堂,广泛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宣讲活动,切实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注重选树育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竞赛选拔等方式,着力从基层挖掘一批政治素养高、理论水平强、表达能力好、群众感情深的宣讲达人和特色鲜明的宣讲集体,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常态化宣讲,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通过面对面指导、点对点培训、实打实竞技等方式,有力有效提升了宣讲员的宣讲水平,也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2024年4月,亳州退役军人许玉亭被聘为“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并参加了全国主题巡回宣讲,是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强化规范管理。亳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明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文联等7家市直单位,按照党员干部宣讲员、理论骨干宣讲员、青年宣讲员、巾帼宣讲员、英模宣讲员、百姓宣讲员等6个类别,分门别类建立市级理论宣讲人才库,制定《亳州市理论宣讲人才库宣讲员管理办法(试行)》,对纳入人才库的宣讲员定任务、给荣誉,充分激发宣讲活力,同时建立适时补充和退出机制,对宣讲队伍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理论宣讲规范有序。
讲什么?“小切口”印证“大发展”
“淮河,有苦难,也有甘甜;有低谷,也有高峰;有追随,也有引领;有文化,更有创造。”7月29日,在亳州举行的“理润江淮·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宣讲暨“书香安徽”走基层活动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吴卫红围绕淮河文化作了专题宣讲。吴卫红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淮河文化的起源、发展、特色以及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带领现场听众深入领略了淮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理润江淮·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宣讲暨“书香安徽”走基层活动走进亳州。
安徽艺术学院教授、一级演员茆建琳则以“宣讲+表演”的方式宣传推广黄梅戏文化。她不仅从理论层面讲解了黄梅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还现场进行了精彩的黄梅戏表演。
会后大家纷纷表示,宣讲增强了自己对安徽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今后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建功新时代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亳州篇章。
强化思想引领。亳州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开展宣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诚实践者。
加强政策解读。找准理论宣传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是理论武装工作的应有之义。为此,亳州市委宣传部积极响应深化“一改两为”工作要求,积极联系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为企业“把脉问诊”,精心策划扶优育规、企业“轻违免罚”、“A档免查”监管、融资贷款等7大宣讲主题,广泛开展“送政策进企业”主题宣讲活动,让宣讲员化身政策“宣讲员”、形象“推广员”、发展“协调员”,以“硬核”宣讲为在亳企业送去党的创新理论和惠企政策“大礼包”,全力以赴凝聚共识、助企纾困、激发活力,积极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助力美好亳州建设。
回应群众关切。紧扣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按照不同群体“点单”需求,精心编写宣讲提纲,有针对性地为宣讲团定制理论宣讲“菜单”,将理论细化为贴合实际的小选题,确保宣讲员“所讲的”和老百姓“想听的”同频共振。
如何讲?“小阵地”铺就“大路线”
“咱今天不说法条有多厚,不聊判决有多严,就讲讲司法人裤腿上沾的泥点子、调解时磨破的嘴皮子!”5月23日,在亳州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亳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铿锵有“理”》理论微宣讲栏目中,谯城区沙土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孙雯雯正对着镜头激情宣讲,把理论宣讲阵地从线下“搬上云端”。
《铿锵有“理”》栏目把理论宣讲阵地从线下“搬上云端”。
为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亳州市在做好面对面宣讲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宣讲+”模式,努力实现理论宣讲“落地”和“出圈”的双向奔赴。
“宣讲+网络”。坚持市县联动,创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等全媒体宣讲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劳模工匠、退役军人、新时代青年等各类群体代表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开展微宣讲,推出学习音频228期、微宣讲视频213部,全网总触达受众超359万人次,取得了“最广覆盖范围、最新呈现方式、最大触达规模”的传播效果,形成了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共同发声的大宣讲格局。
“宣讲+广播”。充分发挥全市近4万只“大喇叭”作用,自制《村书记喊话》《法治药都》等节目,推出《幸福敲响我家门》《小康路上好风光》《不忘来时路》《爱是你我》等微广播剧,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身边的“柴米油盐”,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精准落地。
“宣讲+文艺”。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神,以文艺为形,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组织创作三句半、大鼓书等短小精悍的文艺作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宣讲,努力在群众欢笑中传真知、受启迪。
火热宣讲筑牢思想根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念,已成为亳州广大干群入心入脑的普遍共识。
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亳州市英模宣讲团成员许玉亭面向小学生宣讲。
安徽省首届“理润江淮”理论宣讲微视频大赛启动以来,亳州市迅速传达文件精神,通过线上广泛发动+线下精准对接,真正把各级党政机关、高校师生、国企职工、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和青年党员干部群众全部动员起来、融入进来。
“群众想听什么就讲什么,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讲,哪里有听讲需求,哪里就有宣讲声。”亳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亳州市将以安徽省首届“理润江淮”理论宣讲微视频大赛为契机,构建更“大”的宣讲格局,提供更“精”的宣讲服务,运用更“活”的宣讲手段,打造更“强”的宣讲队伍,以讲促学,以赛促学,让党的创新理论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滋养更多党员群众。(记者 韩攀登)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