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全焚烧”,连难处理的建筑垃圾也有超过94%变成了可再利用的资源——这是亳州在“无废城市”建设中交出的亮眼成绩单。10月23日,记者从亳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年初全面启动省级“无废城市”建设以来,亳州正通过点“废”成金的生动实践,为城市注入绿色新活力。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省级绿色工厂38家,认定市级绿色工厂114家,建设工业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站300家……2024年全市各级绿色工厂企业产值占规上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1%,比2023年提高8.4个百分点。
一张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网络正在全市铺开。全市现有秸秆规模化利用企业(主体)444家,秸秆产业化利用产值超25亿元。2024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8%。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座,总处理能力为135万吨/年,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建设了主城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2024年厨余垃圾年清运量5.24万吨。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6个,建筑垃圾处理能力达210万吨/年。2024年全市建筑垃圾产生总量151.76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94.50%,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建筑废料都成为了新的建设资源。(记者 汝平 通讯员 孙凌)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