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在倡导‘重感情、轻彩礼’,我自己也充当媒人说媒来了!”7月24日,在河南省淅川县金河镇龚井村党支部书记崔晓鹏现场说媒,吸引了周边适婚青年积极参与,并制定低价彩礼奖励制度,让婚事新办、低价彩礼成为村里的婚俗新风尚。
“我们村不仅有‘支书说媒’,还倡导大家积极去说媒,说成功一对低彩礼的奖励他1000块钱!”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龚井村开创的说媒新形式,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好日子要靠双手打拼,大操大办、高额彩礼既折腾又没意义!”
同样,淅川县其他乡镇也在积极践行乡风文明新规。马蹬镇周营村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同时,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明确由村支书任会长,把其他村干部、“五老人员”“支客”“主事”“乡贤”等也吸纳到副会长和成员中,引导群众支持低价彩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
近年来,淅川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更加注重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县属媒体统一开设“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专栏,制作短视频40余部、公益广告20稿,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刊发稿件80余篇;线下制作移风易俗宣传页2000余份,通过村级“小喇叭”、宣传车、公益广告、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
“现在经常宣传移风易俗,我们才明白高额彩礼不仅加重家庭负担,而且违法。”周营村村民周明辉和党梦蝶感慨道。他们二人正是践行着“婚事新办”,从提亲到结婚的总费用没有超过四万元。
为聚焦推进移风易俗,淅川县因地制宜策划开展“三个一”活动,紧扣“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时间节点,累计开展活动60余场次,围绕移风易俗主题开展放映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1.7万人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文明之花结硕果,幸福之路共前行。随着“重感情、轻彩礼”的理念深入人心,淅川县正以移风易俗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和谐、文明、幸福的崭新篇章,让这片土地处处洋溢着新风正气与蓬勃生机。(余果)
(责任编辑:秦宇雯)
来源:中国经济网地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