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湖县刘畈乡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以红色资源为根基、分众施策为路径、实践赋能为目标,推动农村党员教育从理论学习向技能提升深化,让党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为乡村发展注入发展活力。
红色实景课堂“铸魂”。打造红色教育阵地,推动党员培训提质增效。用好红色资源禀赋。以集镇区改造升级为契机,推进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邓小平居所旧址、陈锡联司令部指挥所等红色资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市级乡村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可容纳150人的会议室,配备多媒体、音响等教学设备,改造周边农户住房15间作为“五同”实践学员宿舍。打造红色精品课程。聚焦“红色故事+实景体验”设计课程,开发《刘邓大军在太湖》微党课,结合旧址实物展陈形成“参观+授课+研讨”教学模式,邀请“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老村干、老党员担任讲师,讲述“刘伯承教做棉衣”“升米斗情”等红色故事。开展党员集中培训。今年以来,聚焦党员能力提升,强化培训实效,累计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培训3场,参训党员270余人次。主动对接乡村干部培训实践需求,承接县青干班“五同”实践培训,组织党员与学员共同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为群众提供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等咨询解答40余人次,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
分众精准培训“提质”。分类培训。坚持从不同领域党员需求出发,按需设课、靶向施教,推动党员在各自岗位上提质增效。针对农村党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次,组织产业发展能人开展直播带货培训2期;面向企业党员,聚焦惠企政策与企业发展规划等进行培训,班子成员走访对接20余人次。精准施教。针对年老体弱党员,组建“送学帮帮团”送学上门60余人次,结合实际案例通俗解读理论;针对流动党员,依托流动党员党支部打造“云端课堂”,在微信群推送微党课、政策解读等学习资料100余次,确保学习“不掉线”。形式多样。与高校结对共学,邀请教授“云端”讲授政策理论与前沿知识。开设“田间课堂”,组织农技专家在茶园、木耳基地现场教学,手把手传授种植技巧。编排“填不满的坑”情景剧等文艺节目,教育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组织老党员与青年党员“结对互学”,既传红色初心,又教实践本领,让培训跳出“课堂灌输”模式,让党的理论与技能知识入脑入心。
实践锻炼赋能“增效”。把“开门教育”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广开群众诉求表达之门,聚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线攻坚解难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用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动问题化解。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面对面”活动,用通俗语言解读惠民政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沉下身子调研走访,针对太蕲高速刘畈出口建设、民生保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问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让问题解决不拖延、不积压。志愿服务显担当。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党员志愿者清理死角盲区80余处;助力文明创建,开展交通劝导、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40余次;组建党员防汛突击队20余人,开展巡查河堤、清理路障等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超600小时,用实际行动筑牢民生保障防线。“访企入村”促发展。走访辖区企业18家,收集生产经营、政策落实等诉求23条,协调解决用工短缺、手续办理等难题16件;入村走访农户120余户,针对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问题,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30余次,帮助5户困难家庭落实帮扶措施,推动服务下沉到“最后一公里”。(王燕 朱良飞)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