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城市青草镇青年干部吴均焰的征文作品再度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并被“共产党员”网转载。这一消息在全镇引发热议,镇党委书记王建海发出号召:“向吴均焰学习,让笔尖成为成长的阶梯,让实践磨砺担当的锋芒!”这既是对吴均焰个人的肯定,更是青草镇“三维度”培养青年干部成果的生动注脚。
政治铸魂,把稳成长“方向盘”。“青年干部的‘第一粒扣子’,必须扣紧扣正。”青草镇党委将政治素养提升作为培养首要任务,依托镇党委党校培训平台,建立“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廉政警示”三位一体机制。通过每月“青声课堂”、季度“红色基地实践课”、年度“廉政谈话”等活动,引导青年干部筑牢信仰之基。
今年4月,该镇组织青年干部赴六尺巷景区秋白堂剧场参加桐城市黄梅戏剧团倾情演绎的沉浸式党课《船歌》。《船歌》以建党前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的桐城革命史为脉络,通过陈延年、陈乔年、钱壮飞等革命先驱的奋斗故事,运用沉浸式舞台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党课结束时,全场掌声不断,观众数度拭泪,盛赞《船歌》既是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精品,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与触及灵魂的党性锤炼。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政治熏陶,让35岁以下干部中已有12人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
实践砺能,扎根基层“练兵场”。“在村民组会议上,我学会了把‘文件话’变成‘家常话’。”刚结束3个月到复兴村跟班学习的青年干部汪钱钱,如今主持村民会议已游刃有余。青草镇创新实施“青苗下村”计划,要求新上岗干部必须完成“三个一”:主持一次村民组会议、解决一件群众急难事、撰写一篇调研报告。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村民是最好的老师。”王建海在现场观摩时感慨。数据显示,参与该计划的青年干部中,85%已能独立处理复杂矛盾,群众满意度达98%。
笔尖赋能,搭建成长“云梯”。“写稿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青年干部彭思齐的新闻稿被省级媒体采用后,她这样总结。青草镇党委要求40名35岁以下干部全员兼职通讯员,建立“周投稿、月点评、季表彰”机制,并将发稿量与考核挂钩。
这一举措催生出“笔尖上的成长”,2024年全镇青年干部在各级媒体发稿216篇,其中12篇获省级奖项。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青年干部们养成了“日结日清”的工作习惯。镇组织委员王浩发现,“现在交总结报告,青年干部的稿子逻辑更清晰,案例更鲜活。”
“培养青年干部,既要‘铺路子’,更要‘压担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朝阳表示。如今,这支平均年龄29岁的队伍,正成为乡村振兴、抗旱保收、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的“主力军”,为青草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动能。(黄健生)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