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太湖县百里镇东口村迎来发展新气象。在百里镇镇政府的招商引资下,一家本地乡贤在上海创办的公司主动把分公司落户在该村,优先吸纳本地脱贫人口就业,实现“企业增效、村民增收”的双赢局面。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更让脱贫群众端稳了“家门口”的饭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鲜活样本。
走进东口村创业园新建的中沪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机器运转声与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一道生机勃勃的风景线。中沪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节能设备企业,专注力于为新能源及传统电力系统提供高效、节能、稳定的电源解决方案商。公司主营产品智能高低压节电系统、稳压系统、隔离变压系统、配电系统、风光储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各行工业、广电、医院、数据中心、通讯基站、企事业单位等领域。这家企业,看中东口村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于2024年6月投资1.2亿元建成生产基地,预计年产1万台(套)风光储能新能源节能设备。企业负责人唐念华表示:“我们选择在这里办厂,既是看中乡村发展潜力,也想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每月工资5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脱贫户鲁育生一边熟练地操作设备,一边笑着说。像他一样,该厂30多名员工中,超60%为本村及周边脱贫群众。企业针对村民技能特点,开展岗前培训,设置包装、组装等易上手岗位,让低收入群体“干得了、留得住”。
东口村党总支书记鲁训介绍,企业还与村委会签订“就业帮扶协议”,动态监测脱贫户就业需求,确保“一人上岗、全家安心”。
从“输血”到“造血”,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东口村的实践印证了“产业兴则乡村兴”的朴素道理。如今,这家“驻村企业”已融入乡村肌理。下一步,东口村将推广这一经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下乡”,让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越筑越牢。(鲁国庆)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