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网视点 > 正文

“小改造”发挥“大作用”,无障碍改造暖民心

时间:2025-09-15 09:52:03

  “扶手装在这个高度合适吗?”“智能晾衣架操作起来方便吗?”大观区2025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已经竣工,项目改造小组走进石化街道天桥社区已有3个多月,对辖区23户重度残疾的贫困家庭逐一进行了评估摸排,最终选择6户重残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此次改造采取“一户一策”精准化方案,根据残疾类型、居家习惯及生活需求,为每一户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安装家用扶手、更换坐便器、铺设防滑脚垫、升降晾衣架、感应地灯、助浴椅、摄像头、定位手环……众多“小改造”极大地提高了残疾人的自理能力,在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大作用”,得到残疾家庭的一致好评。

  在石化四村的汪某某家中,工作人员正仔细测量卫生间的空间尺寸,“您腿脚不便,卫生间装个扶手就安全多了,扶手要根据您的身高还有生活习惯来确定,您来看看装这个位置行不行?”“另外这个蹲便器使用不方便,给您换个马桶好吗?”“还有晾衣架太高,换个升降的会更方便。”工作人员们边勘察边悉心地讲解。这位多重残疾人跟父母共同生活在80年代的老房子里,室内设施非常简陋,昏暗的卫浴间、老旧的蹲便器、高悬的晾衣杆……处处潜藏安全隐患。“这些改造完全免费,都是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设计的。”听到工作人员的体贴说明,汪某某父亲非常激动:“低保金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医疗救助减轻了我们就医的压力,现在还改造家里来了,我老伴是二级肢体残疾,日常行动非常不便,在房间、卫生间安装扶手,她使用起来就更便利了。我们的儿子也患有多重残疾,伤残疾病带来了无尽痛苦,但社区的关爱让我们看见了阳光。”

  省一建商住小区李某某也是这次改造的对象,由于家里空间小,只能在客厅给他搭了个小床。在入户评估时,看到线路老化导致的灯光微弱问题,以及不通风导致的空气流通差的问题,工作人员细心地为他挑选了一款风扇灯,既能照明又能通风,还不占面积,另外热水器也给他安排上,马桶也更换了。“在这个炎热的天气,感谢工作人员辛苦付出,我代表孩子谢谢你们。”李某某妈妈还专门微信发来了感谢信。

  据统计,天桥社区目前共有残疾人94名,其中重度残疾人有58人。多年以来,社区牢牢把握上级残联的惠民政策,实行“阶梯式”助残体系,每年对轻度残疾人实行专业培训,帮扶上岗;对重度残疾人实行“三精准”帮扶——精准对接需求、精准配置资源、精准跟踪服务。在奔向幸福的路上,不落下一人。

  “小改造承载大民生。”石化路街道残联分管领导表示,街道将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同步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机制,真正实现“改造一户、解放一家、温暖一片”的民生效应。(宋玉琴)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