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片内部路与主路交会处存在盲区,驾驶员会车时难以看清对向来车情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狮象河西通往牯牛背水库的主干路,车流量大且通行车辆速度较快,给周边居民的出行带来严重威胁。”“挂车河大河埂道路上的杂草长得太深,容易遮挡视线。”……这一句句质朴的民声,都被桐城市范岗镇挂镇村“两委”干部的“民情日志”悉数收录。
图为挂镇村“两委”干部走访群众
为广泛听取群众对乡村共建共治、村级服务等方面的意见与需求,依据范岗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挂镇村深入开展民情走访活动,将入户交流中掌握的民情民意逐一记录于“民情日志”。截至目前,该村“两委”干部已走访群众100余户,收集村民意见建议10余条,并表示“跟进办理、全面落实、及时反馈”。
民情民意是乡村发展的“导航仪”。该村通过记录“民情日志”,既拉近了干群距离,掌握了群众的心声,使村级服务更具针对性、乡村治理更有科学性,又及时更新了村民家庭的相关信息,为统计、民政、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提升了工作精准度,同时强化了安全生产、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宣传引导,有效增强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民情日志”的记录和办理,搭建起了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下一步,挂镇村将系统梳理、归纳群众意见,持续优化工作方法,确保服务更贴心、落实更高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汇聚合力。(高鹏)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