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户外劳动者“喝水难、休息难、避暑难”等现实困境,宿松县城市管理局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八有八建”建设,依托城管驿站“小载体”托起服务群众“大民生”。
小空间 大格局
30平方米的空间里,休息区、应急区、歇歇角等功能区被科学划分,急救箱、饮水机、雨衣雨伞等便民设备一应俱全,满足了环卫工、快递员等户外群体“热可纳凉、渴可喝水、冷可取暖”等现实需求,也能为过往群众提供临时避雨、物品暂存等便利,实现“小空间”多功能、高效能利用。
为让“小空间”彰显“大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心骨”、服务群众“桥头堡”作用,城管局将党建工作与城市管理、为民服务深度融合,将驿站打造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前沿阵地。依托“支部建在站上”的组织优势,积极吸纳周边32名流动党员驻点服务,以“阵地+活动+服务”模式为抓手,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宣讲等组织生活与户外群体需求精准对接,累计提供红色教育、调解援助、健康关爱等服务20余次。
小切口 大作为
从“菜市场东边要不要砌隔离围墙”的民生细节,到“老北站附近设置摊点经营小吃”的便民需求,再到“餐饮店油烟机噪音扰民”烦心难题,执法人员始终把群众的“心头事”当作“要紧事”,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小切口”,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为让“小切口”实现“大作为”,驿站聚焦群众需求,设立“民情簿”,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搭建的“半月谈”议事平台,城管、社区、党员、居民各方力量汇聚驿站,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六尺巷工作法”运用到邻里纠纷等化解中,通过“听意见、找症结、想办法”的方式,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处说、有人管、有回应”,实现小事不出驿站、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驿站自启用以来,已累计解决群众诉求100余起,“宿”事速办20余起。
小服务 大关怀
紧扣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精心策划、集中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夏季高温时,开展“送清凉”活动,为户外劳动者送去防暑降温物资;春节前夕,组织“暖冬行”活动,为环卫工人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让驿站成为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港湾。
为让“小服务”传递“大关怀”,积极组建“城管蓝”志愿服务队,围绕公共安全维护、关爱特殊群体、平安建设宣传等基层治理工作,将政策咨询、健康义诊、义务理发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精准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同时,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凝聚多方力量,联合县妇幼保健院、县妇联构建联动服务体系,秉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着力打造“城市管理温暖松兹”服务品牌。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惠及群众超3000余人。
从“民情簿”记录诉求,到“半月谈”共商难题,再到“城管蓝”送暖上门,驿站以“小而精”的姿态扎根基层,用“细而实”的服务回应民生期待,成为党群的“连心桥”、民生的“服务站”、治理的“前哨岗”。(杨夏统)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