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宿松县妇幼保健院9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监测评估小组,携标准化测量仪、血红蛋白分析仪等专业设备,深入许岭镇大官村、白云村、甘霖村,对60名6—24月龄婴幼儿开展现场营养状况专项监测评估,以精准掌握国家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成效。
此次监测聚焦“国家重点帮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核心目标,通过实地走访全面摸底——不仅详细记录每名婴幼儿的出生信息、喂养史、24小时膳食结构,更重点核查营养包领取、每日服用依从性等关键数据,旨在科学评估食用免费营养包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实际干预效果,为项目后续优化升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孩子6个月后光吃母乳不够,得逐步加高铁辅食,营养包要每天随餐喂……”监测现场,医务人员针对家长提出的喂养困惑逐一解答,结合婴幼儿个体情况,手把手指导辅食添加顺序、营养搭配要点及贫血预防知识,将专业指导转化为家长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能。
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联合实施,为6月龄至2周岁婴幼儿免费发放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包,可有效降低缺铁性贫血、生长迟缓发生率,助力体格发育与智力提升。项目建立了全周期监测机制,明确婴幼儿在1、3、6、8、12、18、24、30、36月龄时需完成9次健康体检,每次对其营养喂养情况作出综合评估,通过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状况监测、个性化指导“四措并举”,精准筛查并干预贫血、生长迟缓等问题。
婴幼儿0—3岁的“黄金窗口期”,是大脑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6月龄后,单纯母乳喂养已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科学辅食添加成为成长“刚需”,若喂养不当,极易引发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本次监测数据显示,随着项目深入推进,许岭镇项目覆盖村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生长迟缓率逐渐下降,家长科学喂养认知与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从“被动接受帮助”转向“主动守护健康”,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持续优化。
作为守护农村儿童健康的重要民生工程,宿松县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不仅为婴幼儿筑起“营养防护墙”,更让健康理念扎根乡村。下一步,许岭镇将按照县级监测评估小组专家针对该镇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提出的指导意见,持续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扩大健康宣教覆盖面,让科学喂养知识走进更多农村家庭,助力每一名儿童健康成长,为乡村振兴夯实健康基石,为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见效注入“童”心力量。(叶江红)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