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宿松县二郎镇茯苓村的百亩花卉基地繁花竞放,一派生机盎然。波斯菊、硫华菊沿花田铺就绚丽花带,格桑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引得蜜蜂环绕飞舞,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这片曾以传统种植为主的土地,如今已蜕变为集观赏、体验、创作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让乡村“花样风景”持续绽放出群众“增收硕果”。
“以前只在课本上了解植物授粉,今天在花田里亲眼看到蝴蝶停在花蕊上,还跟着工作人员学会了辨别不同花卉品种,孩子玩得开心又长知识!”带着女儿前来游玩的游客张先生,手中拿着刚完成的“花卉观察手册”,手册上不仅有女儿绘制的花朵简笔画,还记录着学到的植物小知识。为让游客深度感受自然之趣,花卉基地精心打造“花海探秘”研学路线,配备专业讲解员现场讲解花卉光合作用、昆虫传粉等生态知识,同时设置“花卉标本制作”互动环节,游客可亲手采集花瓣制成压花标本,将自然奥秘“打包”带回家。
除了生态研学体验,基地还以花卉为核心原料,延伸出多元化的工艺品产业链,推动“花经济”从“一次性观赏”向“沉浸式消费”升级。茯苓村统筹整合资源,串联起花田观光、工坊体验、文创选购等全链条业态:游客骑着车穿梭于缤纷花境,沉浸式感受花香与美景;游览过后,还能前往专属工坊亲手制作花卉主题工艺品;在文创区内,本地村民手工缝制的花卉图案布包、相框、花瓣装饰的台灯等衍生产品琳琅满目。“这些文创产品的原材料大多来自本地花田,既有效解决了鲜花采摘后的储存难题,又让村民的手工技能有了用武之地。”花卉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90余名村民加入文创制作队伍,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
从“赏花打卡”到“品花消费”,茯苓村的“花文章”越写越实、越做越深。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花卉基地及周边关联业态累计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其中参与工艺品体验、购买文创产品的游客占比达60%;周边民宿周末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农家乐推出的“鲜花宴”更是凭借独特风味成为“爆款”,常常一座难求。
“下一步,我们计划联合专业设计团队,开发花材镶嵌画、花卉纹样服饰配件等更多花卉主题文创产品,同时开展‘花匠培训’,帮助更多村民掌握工艺品制作技能。”茯苓村党支部书记董松奎表示,未来村里将持续以“花”为媒,推动生态、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让百亩花田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颜值担当”,更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动力引擎”。(通讯员 朱林燕 周明)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