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位于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龙庙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迎来首批金耳丰收。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成熟的金耳,并进行分拣打包。
通过废弃学校改建的种植基地里,10个集装箱般的“智慧方舱”整齐排列。步入恒温恒湿的方舱,菌包整齐排列在架子上,薄薄水汽滋润下,一个个菌包上“黄金疙瘩”如花绽放。这种被誉为“菌中黄金”的金耳,原本是生长于云贵高原的珍品,通过方舱内集成的超声波雾化、自动恒温、视觉感应及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精准调控,成功“北迁安家”,并实现了一年365天“天天出菇”。
“智慧种植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龙庙村党总支书记朱梦龙介绍,36平方米的方舱可放置2000个菌棒,单茬产量约4000斤。按市场中间价每斤20元计算,单舱单茬产值达8万元,依托智能方舱周年化生产,每年可产出10茬,年产值可达约80万元。相比传统模式,方舱单位产出高、部署灵活,更能盘活闲置土地。
目前,龙庙村部署的10个方舱中首批两个已成功验证技术。智慧方舱不仅能种植金耳,还可拓展至金虫草、杏鲍菇等20余种食用菌及蔬菜。这一模式显著提升了土地效益,节省了运营成本,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盘活闲置资源实现高效农业,奏响了崭新乐章。(李旭 李学舜 通讯员 王文瑞)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