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盛夏的酷热笼罩淮河两岸,但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及人民武装工作热情却丝毫不减。办公室内,数据核查,专心致志;街道社区,走访慰问,如火如荼……这是高新区“八一”期间落实双拥工作的火热场景。
走上门,拉近与军人的距离
“迈开步子走上门,双拥工作要落到实处。”在“八一”走访慰问座谈会上,蚌埠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区武装部部长钱玉针对双拥工作提出个人看法。
近年来,高新区全面摸底辖区涉军信息,为建档立卡退役军人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模式,形成常态化联系机制;积极对接辖区教育、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及时解决涉军问题。
除此之外,该区紧盯春节、“七一”“八一”等时间节点,大力开展双拥活动,据悉,该区大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023年,慰问涉军群体339人次,现役军人家庭12人次;2024年,慰问涉军群体366人次,现役军人家庭16人次;2025年,慰问涉军群体401人次,现役军人家庭35人次。
坐下来,研究涉军问题最优解
如何解决涉军问题?这曾是蚌埠市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及武装部工作人员周松头疼的一件事。年初以来,蚌埠市高新区认真总结军人“三后”问题,通过三项举措促进高新区拥军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防问题永远放在首要位置。”据周松介绍,该区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负责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办法,明确区、乡镇双拥重点;统筹各方资源,积极对接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遇到涉及军人“三后”问题及时解决,并追踪掌握进程;树立“双拥工作与我有关”的思想,引导工作人员参与双拥工作,营造“军民齐努力,共创双拥城”的氛围。
据悉,截至目前,该区先后解决涉军问题30余项,其中子女上学15项,军人安置3项,现役军人家属就业10余项。
展风采,盘活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近日,蚌埠市“老兵红色宣讲团”成员黄旭彬走进辖区学校开展红色宣讲。古稀之年,勤耕不辍,像黄旭彬这样的红色宣讲员高新区还有9名。
据悉,年初以来,高新区为做好双拥工作,经过层层考察,遴选推荐出10名红色故事宣讲员,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激发各群体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热情,助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宣讲实效,红色宣讲员聚焦“五进”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结合重大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及辖区红色资源,开展思想引导与红色教育,推动双拥工作迈步新台阶。
以黄旭彬为例,他每年开展红色宣讲50场次以上,仅去年就宣讲113场次,截至目前,通过线下线上宣讲累计近600场次,受众达10万多人次。(李增杰 范传祥)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