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虽小,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面对居民日益多元的需求,禹会区朝阳街道观澜社区工作人员当好“贴心人”,把治理力量精准下沉到居民最需要的地方,让社区成为看得见温情、摸得到幸福的生活家园。
建强党建“主轴” 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
强化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大党委”兼职委员联席会、居民业委会物业联系会等横向联动体系,全力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工作格局。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党员在居委会、业委会交叉任职,党员为民办实事项目认领,加强活动阵地建设等措施,引导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活基层治理活力。架好网格连心桥,让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全员吸纳、区域服务,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确保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
紧扣服务“主线” 擦亮为民造福的鲜明底色
全面推行党群服务中心活动预告制度,不论是各类文化活动还是安全宣讲、法制课堂,坚持按网格邀请居民参加,提升居民参与率,发挥凝聚和教育功能,同时,在全民阅读书屋、文体活动室、工会驿站等,常态化开展各种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综合性服务。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儿童等弱势群体,分类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敲门行动”,上门为高龄老人打扫卫生,免费义诊等以暖心服务将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满意清单”,同时,社区网格员通过上门走访检查消防安全并收集群众意见,了解掌握群众服务需求和诉求事项,陪着高龄老人聊家常,为老人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群众“主角” 打造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阵地功能,整合社区资源,以“共建共治共享+齐心贴心暖心”服务模式,联合社区互联共转单位、辖区单位和社区“能人”,围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等事项多方联动,促进协同共治,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同时,发挥辖区在职党员、居民代表自治潜力,就小区发展和治理的大事、难事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建议对策,搭建议事平台,多元协商,多途径整合社区资源、多举措协调解决。在观澜小区物业续聘过程中,在职党员担起业委会主任职责,积极组织居民议事会,由居民投票表决是否续聘物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居民的“烦心事”就是社区的“上心事”,服务的每一步都连接着民心,朝阳街道观澜社区把居民满意作为标尺,用“绣花功夫”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让温暖在社区里流淌,真正把“惠民路”走成群众认可的“幸福路”,把“幸福网”织得更密更牢。(石君)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