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共和城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建强“红色小管家”队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心联动,让基层治理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选优育强”聚合力 筑牢治理“桥头堡”
社区坚持“政治过硬、群众认可、能力突出”标准,通过“党员自荐+支部推荐+群众评议”三重机制选拔“红色小管家”,从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楼栋长中优中选优,选拔出34名“红色小管家”。为提升履职能力,社区每月开展政策解读课,讲解民生保障、社区治理等政策;每季度联合司法所、消防大队等单位组织技能实训,专题培训矛盾调解、消防应急等实用技巧;定期举办“红管家论坛”,分享服务案例12个。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5场,有效提升了“红色小管家”的专业素养,队伍政策知晓率达98%,应急处置响应速度提升40%。
“下沉一线”优服务 激活治理“动力源”
“红色小管家”以“走动式工作法”扎根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回应民需。每日常态化巡查楼栋,每周重点走访特殊家庭,每月系统汇总民生诉求,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信息采集上,“红色小管家”分片包联5个小区、147栋楼,累计完成13000余户走访,精准建立“一老一小”“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档案,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500余条,为社区开展精准化服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民生实事办理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协调物业增设充电桩,依托“老伙伴药箱”为老服务项目,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为14名服务对象开展定期健康检测,用实际行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联建共治”拓维度 构建治理“生态圈”
社区深化“红色小管家+物业”联动模式,与物业公司联合构建“问题直报”机制。对“红色小管家”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诸如楼道垃圾、飞线充电等问题,确保在4小时内响应,在24小时内解决。动员“红色小管家”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健康义诊、邻里节等活动12场,惠及居民800余人,营造和谐社区氛围。通过“三个一”工程,即一本民情日志、一张服务地图、一套解决方案,推动“红色小管家”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转变,形成“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局面,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甄陈)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