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闲置荒地的“华丽转身”,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深层变革。东顾山街道朱墩村以党建为引领,将群众的“心头盼”转化为治理的“实景画”,用一块块整齐的“小菜园”,生动诠释了“党建强则治理强,治理强则民生安”的深刻内涵,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听民声、察民情,党建领航破难题。“想在小区边有块地种菜,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吃到新鲜蔬菜”“碧桂园钻石湾东侧的荒地一直荒着,太浪费了”“小区边那块地光秃秃的影响市容市貌”。在朱墩村碧桂园小区的“板凳会”上,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闲置荒地的惋惜。碧桂园党支部精准捕捉群众心声,迅速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群众,梳理大家对小菜园的建议30余条,并上报村党委。村党委以盘活闲置资源为契机,将碧桂园钻石湾东区一处长期荒废、杂草丛生的2500平方米地块纳入整治视野,经多次专题会议研判制定方案,确定“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统一规划、有偿使用”的建设思路,将群众的“心愿单”转化为治理的“施工图”,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为荒地改造按下“启动键”。
党员冲、群众跟,共建共享加速度。项目一启动,朱墩村党委便迅速组建“党员攻坚队”。村干部带头冲锋,党员志愿者主动跟上,扛起锄头、拿起铁锹走进荒地,荒地清表整治行动就此展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党员们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的参与热情被充分激发,大家纷纷自带工具加入队伍,形成“支部牵头定方向、党员带头干在前、群众跟上齐发力”的生动局面。从清除齐腰深的杂草,到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再到疏通堵塞的排水渠道,大家分工协作、逐项攻坚。仅用50余天,原本“脏乱差”的荒地就彻底变了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理念也在实干中深深扎根。随后,村党组织又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地块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出79块30至60平方米的菜地单元,每块菜地都统一设置编号标识牌,还专门铺设了简易灌溉管网,让“小菜园”既整洁美观,又方便实用,真正实现“共建共管、成果共享”。
建制度、强长效,党建护航暖民心。小菜园建得好,更要管得好。为避免出现“建而不管、用而无序”的问题,朱墩村党委坚持“建管并重”原则,牵头制定《朱墩村小菜园管理办法》,创新推出“居民认领+党员包片+义务维护”的管理模式,明确实行有偿租赁、责任到户,让每块菜地都有“主人”、有“管家”。20名党员率先垂范,主动认领“党员责任地”,郑重签订使用协议,承诺带头遵守种植规范、保持菜地及周边环境整洁、积极参与日常管护。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小菜园”开放报名后,村民们热情高涨,仅7天时间,79块菜地就被全部租罄。如今,在“小菜园”里,党员与群众经常一起除草、浇水、交流种植技巧,共同管护菜地,形成“谁使用、谁负责,党员带、群众跟”的良性循环。这片充满生机的“小菜园”,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新鲜蔬菜,更成为凝聚民心、滋润民心的“幸福园”,让党建温暖直抵群众心坎。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