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实施的有关情况。
据介绍,这份清单是全国范围内首次针对地理信息与气象数据服务、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直播跨境电商、海外音视频制作与传播四个行业领域的出境数据进行特别管理,清单内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或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而清单外的数据,则可以更自由地进行跨境流动。这四个领域的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已通过国家网信办和国家数据局的备案,于8月4日正式印发实施。
据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新红介绍,总体来看,这份负面清单有三个特点:
一是改革有创新,数据跨境流动更加高效便利。负面清单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安全、有序、高效的数据流动环境,为企业日常经营数据的跨境流动“拆墙铺路”。
首先,重要数据的标准更加明确。负面清单根据四个行业领域的特点,以具体场景和数据字段为单位,清晰界定了哪些数据属于重要数据,并尽量不纳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数据。这样既能确保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得到有效管理,又能便利企业正常开展商业合作和国际交流。
其次,个人信息出境更加便利。负面清单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适度放宽了个人信息出境的限制,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最后,数据流动环境更加宽松。负面清单秉持“非禁即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数据便利出境的范围。四个行业领域的数据,只要不在负面清单内,企业无需事前审批,即可自行向境外提供数据,大幅降低了企业在合规与审批方面的成本和负担。
二是定位有特色,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闯出新天地”。广西选择四个新兴行业领域制定负面清单,主要考虑这些行业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基础良好、应用场景多、业务需求大且具有较强的开拓性,能够充分体现广西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
负面清单首次明确规定,不涉及中国领土和中国管辖海域的地理信息和气象信息,不属于重要数据范畴。企业在获得海外遥感影像或卫星数据后,可以直接通过算法模型进行处理并回传海外,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在气象、建筑、能源、农业等领域的合作。
跨境直播电商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生成大量数据,包括直播策划、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和售后服务信息等。负面清单明确这些日常经营数据不是重要数据,可自行出境,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跨境直播的实时互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广西小语种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优势,还能提高跨境商品的物流效率,集聚壮大广西的跨境电商产业。
三是服务有保障,为企业数据出境 “保驾护航”。为了帮助广西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更好地利用负面清单,开展数据跨境流动业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自贸办)牵头网信办和数据局推动开发了一个专门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准确判断哪些数据可以出境,明确合规要求,从而减少麻烦,提高数据跨境流动的效率。目前,平台已经正式上线。
(总台记者 李健飞 傅琦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