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央广网快讯 > 正文

他们从雪域高原、海外维和一线而来 怀揣梦想共赴阅兵场

时间:2025-09-04 21:32:37

在今年的受阅官兵中,有的来自祖国“心脏”,有的来自边防海岛,还有的来自海外维和一线。在“胜利日”阅兵场,这些来自不同岗位的军人如同点点星火汇聚在一起,共同正步走过天安门,以挺拔的身姿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李沅泽是来自武警部队的一名教练员,今年是他第4次参加阅兵任务,也是首次以教练员的身份参加阅兵任务。从原来的怎么练,到现在要学会怎么教,这对李沅泽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武警部队方队教练员 李沅泽:我们方队每天都会组织训练研讨,主教练会带着所有的教练员研究当天训练出现的问题,从而商定明天的训练计划。我就利用每一次的机会,将我在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逐步地改进训练方法,让我们的队员以昂扬的状态正步通过天安门。

李沅泽对记者说,天安门跟他有着不解之缘。他于2012年入伍来到武警部队,日常的主要任务就是坚守在金水桥边、天安门前。幸运的是,2015年九三阅兵和2019年国庆阅兵,他又作为受阅队员正步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可以说,天安门见证了他从一名新兵到一名老兵、又蜕变为一名军官的成长历程。

武警部队方队教练员 李沅泽:在我刚入伍的时候,我站在天安门前站岗执勤,那时候我就在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参加一次阅兵,感受一下从天安门前正步通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结果你看,现在已经是我第四次参加阅兵了,确实感到无上光荣,无比自豪。

在部队中,和李沅泽有着同样梦想的人有很多,作为一名军人,能够参加一次大阅兵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今年,常年驻守在雪域高原的盛宏观就第一次来到了阅兵场。

从盛宏观口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就是“实战化”。在高原上,他平日里与战友们做得最多的就是以实战状态投入练兵备战,班组战术、实弹射击、野战生存等等,这些训练内容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陆军方队参阅队员 盛宏观:我们平时训练更多的是战术动作,而此次阅兵要求我们的队列动作标准更加严格、挺拔、大方、整齐划一、有杀气。刚开始,我还真是有点不太适应。

平日习惯了武枪弄棒的盛宏观,要想克服战术训练的习惯动作,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尽快提高训练成绩、赶上其他受阅队员,他主动找到教练员要求给自己加练,进行针对性辅导。

陆军方队参阅队员 盛宏观:当时我就给教练员说,我的身体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行我也能行,别人可以我也一定没有问题。真刀真枪都见过,我这点苦和累并不算什么,不要心疼我,我就想提高动作水平。

在盛宏观看来,陆军徒步方队是端枪动作受阅的,枪劈出去的那一下,就要体现出勇于冲锋的气势、舍我其谁的锐气和令敌人胆寒的杀气,于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他常常一做就是上百遍。

陆军方队参阅队员 盛宏观:我是从雪域高原来参加此次阅兵的,对我来说,穿着军装端着枪正步走过天安门的96米,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并不容易,也许是我军旅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所以在平常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做脚下动作,每一步都要铿锵有力,尤其是在做“三把枪”的同时,一动比一动更有劲,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国威军威,更能对得起抗战先辈。

从数千公里之外的雪域高原来参加阅兵让盛宏观格外激动,而从万里之遥的维和一线返回祖国的邵晓光,则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

邵晓光是一名来自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的防化兵,兵种专业的区别和个人动作习惯的差异,让他在进入维和部队方队集训之初感到很不适应。但这些,在维和任务中曾直面过生死的邵晓光看来,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动作达不到标准,就配不上这身军装。

维和部队方队受阅队员 邵晓光:在非洲维和一线,我亲眼看到了那里战火硝烟和非洲人民的困苦,这也坚定了我回国后忠实履行职责、坚定守护和捍卫和平的信念。这次阅兵,我很荣幸作为维和部队方队的一员,充分展示中国军队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和强大实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