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约翰内斯堡7月25日电 (记者邹松)中国(江苏)第34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近日在鲁姆巴医院成功举办“腹腔镜外科手术周”活动。活动由普外科宋研主任、泌尿外科牛晓兵主任、妇科秦珊珊主任主刀,在麻醉科李广明主任协助下,完成各类腹腔镜微创手术十余台,涵盖胆囊结石、阑尾炎、肾脏肿瘤等多种当地常见病和疑难病。
参加手术周活动的中国医疗队医生。中国援桑医疗队供图
手术周活动是“2025援桑给巴尔医疗技术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9月抵达桑给巴尔以来,中国援桑医疗队始终秉持“留下技术、培养人才”的宗旨展开医疗合作。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非洲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医疗队因此将其作为技术突破口,推动微创理念本土化发展。在手术实践中,队员们注重学科协作与加速康复理念融合,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医院实际条件,实施精准、高效的微创治疗。
普外科宋研(右二)医生手术中。中国援桑医疗队供图
培训方面,医疗队探索建立“全链条闭环教学模式”:从术前病例讨论、方案制定,到术中操作示教、关键步骤解析,再到术后影像复盘与总结,力求每一台手术既是治疗,也是教学。经过近10个月持续带教,目前已有4名当地医生能够独立完成基础腹腔镜手术,分别是普外科亚辛、拉什迪医生,泌尿外科的哈桑医生和妇科哈萨纳特医生。标志着当地微创外科能力实现实质性突破。
泌尿外科牛晓兵(左一)医生手术中。中国援桑医疗队供图
第34期援桑医疗队队长陈炜表示:“我们每位队员都把‘授人以渔’作为使命。看到当地医生能够独立站上手术台,比我们亲自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更有成就感。”接下来,医疗队将根据当地需要,进一步拓展腹腔镜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让更多桑给巴尔民众受益于现代微创外科技术。
妇科秦珊珊(左二)医生手术中。中国援桑医疗队供图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