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众周刊 > 正文

“有事找书记”:临泉解锁基层善治“密码”

时间:2025-07-22 16:01:23

  临泉县紧扣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核心要求,以党建为根本引领,推深做实“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通过构建三级书记责任体系、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整合智慧治理资源,有效回应群众关切,提升服务效能,为基层善治提供了鲜活有力的“临泉样本”。

  三级书记抓治理,头雁领航强根基

  压实书记责任链。临泉县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联动治理责任体系,对全县406个村(社区)全覆盖发放“有事找书记”便民服务卡,公开书记联系方式,确保群众诉求“首接直办”。午收期间发放“暖心农机手、服务保三夏”便民服务卡和倡议书2万余份,累计服务农机手2500人次,验证了“小卡片撬动大服务”的可行性,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能。

  领办项目解难题。聚焦小区治理、环境整治、矛盾化解、为企服务等领域民生痛点和治理堵点,各级书记主动认领基层治理领办项目,确保服务为民。陶老乡陶老村将一道街百余家商户经营难作为领办项目,深入调研并协调相关部门对绿化带进行改造,探索出商户自治与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径,受到广泛好评。

  选优配强提能力。线上依托教育在线平台,组织城乡基层干部定期学习、互学互促;线下持续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活动与“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并在今年编印《基层社会治理法律知识宣传册》,轮训村书记400余人次,网格员1轮次,提升矛盾化解的专业化、法治化水平。

  民事民议民做主,协同联动破顽疾

  “村头群众会”听民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村头群众议事会,干部现场答疑、群众共商共议。老集镇东马寨村收集村民反映道路破损的问题后,修建了15个村187条巷道,解决13.3公里出行难题;城南街道通过露天居民会采纳安装充电桩的建议,推动民生诉求“一线解决”。

  “积分超市”聚民心。鼓励设立“积分超市”,将邻里和睦、遵守村规、孝老爱亲、风险隐患排查等行为量化积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塘镇孙桥口村“文明积分”培育新风尚,有效累计化解婚丧陋习纠纷23起;瓦店镇桐庄村老党员主动上门,化解了张姓兄弟多年的土地纠纷。

  “一站式平台”解民忧。乡镇(街道)统筹司法所、派出所、妇联等资源,设立书记接访室和矛盾调解室,构建“调解优先、多元衔接”的矛盾化解体系。长官镇推行“首接负责+协同处置”机制,统筹部门负责人和镇村(居)干部联合处置疑难事项;姜寨镇李吴村“书记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使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23%,诉讼案件量下降40%。

  多网合一精治理,智慧群策提效能

  “网格建设”固根基。整合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应急管理等网格,全县科学划分基础网格5599个,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六访六记”,1月至6月有效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问题1.44万件,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以村(居)民组长为专职网格员,广泛吸纳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等为兼职力量,调整充实专职网格员队伍900余人,对纠纷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慧治代庄”树标杆。在城南街道代庄社区试点智慧社区平台,以“党建引领、数据驱动、服务惠民”为理念,构建“两网两屏两中心”架构,推动服务下沉。平台运行后,社区活动参与率增长40%,获评省级“智慧社区”,居民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

  “接诉即办”优服务。创新“接诉即办”服务方式,开设《“临”听民声 “泉”心解答》专栏,为群众提供公积金、教育、医保、就业等领域集成式政策解答;专设涉企服务专席,推动高效闭环解决企业诉求62件;坚持“一月一题”机制,推动解决预付卡、道路护栏、充电桩等高频共性问题。2025年已办理群众诉求3.7万余件。

  临泉县以“有事找书记”为抓手,在基层治理的广袤田野上精耕细作,将实干实效转化为千家万户可感可及的安心与暖心。未来,临泉县将持续深耕党建引领“责任田”,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任蕾懿)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