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焕发新颜。地处安徽西北部、黄淮平原南部的太和县,活跃着一支化解基层矛盾的巾帼队伍——“和大嫂”。她们发挥女性亲和力强、善于沟通的优势,积极弘扬太和传统“和”文化,为基层人民调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成为守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靓丽风景。
据了解,太和县司法局应社会所需、群众所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组建了“和大嫂”调解队伍。“和大嫂”自组建以来,以法治文化宣传浸润凝聚民心,引导崇法向善风尚,打造睦邻友好社会关系。
在太和县税镇镇姚寨村,“和大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吸纳26名“和大嫂”大嫂组建法治文艺宣传队,传播党的政策、弘扬文明乡风,自编自演《六尺巷》《精忠报国》《中国美》等20多个精彩节目,累计开展法治演出30余场,受教育群众6000余人次,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树立平和相处的社会风气。姚寨村也先后获评“安徽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徽省乡镇治理示范村”。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至关重要。在宫集镇界洪村,一对刘姓叔侄因祖宅宅基地权属问题积怨几十年,争吵冲突不断。“和大嫂”调解员在一次雨中走访时,意外发现叔叔珍藏的一张泛黄全家福——正是这个家族曾经和睦的见证。于是,调解员一方面依法提出分割方案,另一方面以老照片为情感纽带,唤醒叔侄俩对家族温情的记忆。最终,双方放下执念,含泪签署调解协议。
用细腻、温情、耐心的方式化解矛盾,“和大嫂”以情、理、法相融合的方法,帮助群众解开心结、平息纷争。例如,一名村民行车途中因鸣笛与醉酒路人发生争执,双方持棍相向、冲突升级。“和大嫂”及时赶到现场,通过情、理、法的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握手言和。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太和县“和大嫂”为基层调解注入“她”力量,组建两年多来,调解纠纷1000余件,矛盾纠纷化解率99%以上,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和大嫂”基层调解队伍弘扬了太和“和”文化,将文脉浸润进基层治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相融合,画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同心圆,奏响了乡村振兴和谐曲。(胡祥 陈少华)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