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以“从‘十四五’到‘十五五’:东北振兴的进展与突破”为主题的2025东北振兴论坛暨第三届东北振兴发展智库论坛在沈阳召开。中改院院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把握区域自由贸易大趋势,抓住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机遇,以实现2030年基本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开放门户为目标,形成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动力。
迟福林举例提出,当前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发展正面临新机遇。2024年,我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达9016亿美元,是中欧贸易额的1.15倍,是中美贸易额的1.31倍。再如,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做出了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的决定,明确提出“成员国致力于发展工业领域互利合作”等,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迟福林建议,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面向东北亚的产能合作与自由贸易进程中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促进形成东北亚经贸合作新格局。一是强化“东北-远东”经贸合作。二是推进能源项下的自由贸易进程。三是积极争取上合组织某些重大项目落户东北。四是推进中韩服务贸易进程。
迟福林认为,适应推进与东北亚产能合作与自由贸易的实际需求,依托东北地缘优势和沿边开放合作优势,实行面向东北亚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的某些重要举措。
论坛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
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