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夜间气候凉爽,合肥大蜀山成为不少市民休闲登山的热门选择。然而,当前是蛇类活动的高频期,其中合肥地区常见的短尾蝮蛇,因习性与人类活动区域重叠,易引发咬伤风险。近日,大蜀山特别发布防蛇与急救指南,提醒市民安全登山。
大蜀山区域目前仅发现短尾蝮蛇活动。这种蛇体型不大却毒性较强,头部呈明显三角形,背部为灰褐色或棕色斑纹,与泥土颜色接近,不易被察觉。多数咬伤事件源于市民误踩,而短尾蝮蛇也是我国咬伤人数最多的毒蛇种类。从活动规律来看,该蛇在夏季早晨、傍晚及雨后初晴时最为活跃,此时潮湿环境不仅利于其活动,也会吸引昆虫、蛙类聚集,为蛇类提供充足食物。
为避免被蛇咬伤,市民登山时需做好防护,具体而言包括:尽量避开雨后和夜间时段登山,如需夜间前往,务必携带电筒、登山杖,提前备好净水与应急药物;行走时优先选择大路,不擅自穿行小路,不穿拖鞋、凉鞋,全程集中注意力,不看手机,留意脚下路况,防止误踩蛇身。
一旦不幸被蛇咬伤,需立即展开急救。尽可能记住蛇的外貌,如斑纹、头部形状等,如果有条件可以拍下蛇的图片,为医生后续针对性用药提供依据。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庄文倩 通讯员 王宁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