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路,村民自己修,不仅解决就近就业问题,还组建临时党支部把关工程质量,修出一条“放心路”。近日,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的主街道元沣路改造提升工程启动,施工现场搅拌机轰鸣,小推车穿梭,一面鲜红的党旗在身着荧光马甲的工人队伍中格外醒目。
作为镇主街道,元沣路自2016年建成水泥路后近十年未大修,破旧不堪,这条全长4.2公里的道路修缮是当地群众的期盼。镇政府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后,在如何启动道路修缮的问题上,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
“过去村里搞项目,群众参与度不高。这次通过十几场党小组‘板凳会’,把政策讲透了,自家的路自家修,优先用本地人,劳务报酬不低于总投资的45%,还能参与监督提意见,大家的热情一下子就起来了。”项目理事会会长余长保对记者说。
三元镇政府通过入户走访和“板凳会”,精准把握了群众就近就业、保障质量、维护权益三大核心诉求。项目获批后,该镇迅速成立村民理事会,施工队伍全部本地化,材料采购比价公示,质量监督组吸纳老工匠和普通村民,创新采用了“乡镇政府+理事会+村级劳务合作社+当地群众”的协同共建模式。
项目指挥部专门设立了临时党支部,由施工管理、材料采购、质量监督等6个职能组的党员骨干组成,党员带头践行“不偷工减料、不偷奸耍滑、不优亲厚友”原则,并将施工矛盾划定为“党员责任区”,纠纷由现场党员调解,人手不足由其他党员顶上。项目启动以来,已有30余名党员主动承担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工作,成为工地上的“先锋小分队”。
“家离工地就2里地,骑电动车10分钟到,一天能挣150元!”搅拌混凝土的陈大姐笑容满面地说。项目已吸纳本地群众260余人就业,涵盖失业返乡人员、农民工、困难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退役军人等,其中脱贫户、监测户占比达40%。
该项目工期8个月,预计2026年3月底通车。“这条主街道的修缮对于三元镇的经济发展、居民出行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支部+项目’模式,形成了‘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模式,把‘共治’理念种进群众心里,也为建好放心工程打下了扎实基础。”三元镇党委书记祝玉梅表示。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