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患病的新生儿住院,就意味着与父母分离,只能在规定时间短暂探视……如今,随着儿科家庭化病房在合肥的投用,这一情况在改变,父母可24小时陪伴新生患儿,从此告别“分离之苦”。
近日,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南区一间儿科家庭化病房内,陈女士正在照看蓝光箱中刚出生几天的宝宝。她告诉记者,宝宝刚出生时黄疸值较高,需要照蓝光,原以为不得不与孩子分离一段时间,没想到医院的家庭化病房可以让她一起入住。
“父母陪伴在小朋友身边是最好的,这种病房方便了我们父母,能观察到娃娃的病情变化,娃娃每天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我们都能看到。”陈女士欣喜地说,宝宝生病住院期间自己也能一直陪伴,焦虑减轻了许多。
该院南区新生儿科主任李进介绍,儿科家庭化特需病房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父母将由旁观者变成宝宝的治疗护理参与者。在这里,家长可以24小时陪护患病宝宝,共同参与式护理,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每日护理治疗计划。家长们可以在医护指导下,参与宝宝的喂养、沐浴、更换尿布、生命体征观察等日常照护,通过“医疗+家庭”的创新模式,共同促进孩子早日康复。
“同时,对于第一次当父母的人来说,住进家庭化病房,医护人员可以‘手把手’指导家长掌握专业护理技能,如婴儿沐浴及抚触、用药观察、婴幼儿急救护理知识等,有利于将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李进介绍,这样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婴幼儿出院后的再次入院率,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据悉,儿科家庭化病房的实践是落实国家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要求的创新探索,主要目的是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优质、个性化的儿童医疗服务。目前该院儿科家庭化病房主要面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新生儿、高危新生儿以及婴幼儿患者等脆弱的“小天使”。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