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出现手麻、关节疼,可能第一反应是“累着了”“贴点膏药就好”……可有时越拖越重!近日,程序员小陈就遇到这种情况,手麻半年,误为“鼠标手”。经过高频肌骨超声检查,最终诊断为“肘管综合征”,经过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才回归正常工作。
手指总发麻敲代码困难
据了解,今年30岁的小陈是一名程序员,近半年右手小指、无名指总发麻,握鼠标时没力气,甚至手指有点变“爪形”,敲代码磕磕绊绊。他以为是常说的“鼠标手”,贴了止痛贴、做了按摩,可一点没好转。
近日,他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超声科就诊,医生进行了高频肌骨超声检查。超声探头如同一个“高清雷达”,清晰地揭示了他肘关节内部病变:在肘管这个狭窄的通道内,负责手部感觉和运动的尺神经,受到周围增生韧带的卡压,神经变得肿胀、扁平,就像一根电线在狭窄的管道里被压住,信号传输不畅,导致手部麻木无力。
经诊断,小陈患了“肘管综合征”。医生解释,“鼠标手”(腕管综合征)压的是 “正中神经”,会让拇指、食指、中指麻;而“肘管综合征”压迫的是尺神经,典型症状是小指和无名指的麻木、无力。
鉴于小张的病情已影响手部功能,医生为他制定“超声引导下尺神经水分离松解术+药物精准注射”的微创治疗方案。在超声的实时动态引导下,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穿刺针尖的精确位置。针尖精准抵达卡压的神经部位,通过注射少量液体,将神经从粘连的组织中“剥”开,再在肿胀的尺神经周围注射消炎药物。整个过程创伤极小,仅有一个针眼。治疗后,小陈手指的麻木感当即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无辐射“疼痛侦探”
肌骨超声到底是什么?跟拍X光、做CT有什么不一样?
“肌骨超声能动态、实时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神经、关节囊等软组织的细微结构变化,甚至能发现早期的滑膜增生和肌腱内的微小钙化。”中国科大附一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刘卫勇介绍。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让患者活动肢体,直接观察到动态下的病变情况。
对于该检查有无辐射这一问题,刘卫勇表示,肌骨超声没有辐射,用的是超声波,与孕妇产检使用的技术相同,安全无辐射,可反复进行检查。其适用范围包括:肩周炎、肩袖撕裂、网球肘、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各类关节炎,以及各类神经卡压性疾病(如腕管、肘管综合征)等几乎所有运动系统和软组织的疼痛性疾病。
医点通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唐萌 通讯员 单云云 方雯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