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民生社会 > 正文

众多“黑科技”点亮城市生活

时间:2025-09-22 14:24:42

  目前,全市已建成6座“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场站,最大反向放电功率超2000千瓦,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9月21日,记者从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获悉,一批前沿“黑科技”已运用于合肥电网的日常运维,为城市带来更可靠、更智慧的用电新体验。

  建成6座“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场站

  走进国家电网展台,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智慧电世界”。在这里,电动汽车不仅可充电,还能反向放电;量子技术默默守护着电力精准传输;“虚拟电厂”高效调度着千家万户的能源……这些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的场景,正是安徽电力稳步推进的现实应用展示。

  在“车网互动”展台,一座新能源汽车“光储充一体化”模型和V2G充电桩引人注目。“您的电动车其实也是一个‘移动储能站’。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还可在用电高峰时段通过V2G充电桩反向放电,实现‘车-桩-网’灵活互动。车主将电池中富余电量卖给电网,既缓解区域供电压力,还能获得额外收益。”合肥供电公司数字科技部专责方慧敏在现场热情地介绍。

  合肥作为国家首批9个车网互动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建成6座“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场站、43根反向充电桩,最大反向放电功率超2000千瓦。经测算,合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容量约2400万千瓦,最大充电负荷47.78万千瓦。随着市场化政策持续完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成为电网的“充电宝”。

  展台不远处,一座量子电流互感器模型同样引人注目。“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今天,量子技术以极高精度与安全性,为电网数据传输与系统控制提供了坚实支撑。”安徽合肥供电公司数字科技部副主任陈朔表示。

  此外,安徽电力自行研发的一款机器人也让不少人驻足围观。目前,该机器人可以应用于供电营业厅、变电站等场景,既能看得见,也能听得懂,还善于表达,是位非常全面的“小伙伴”了。

  为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合肥方案”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换电站,还是光伏电站、新型储能电站、风电站,真正将各类能源“串珠成链”的,是背后那位看不见的“智能指挥官”——虚拟电厂。

  展区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合肥虚拟电厂动态:光伏、储能在内的1205.3兆瓦可调资源正在灵活响应调度,合肥虚拟电厂像一个“智慧能源调度师”,具备调压、调频、调峰三大功能,有效提升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为电网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供电公司将合肥虚拟电厂升级为全国首个“5G+量子加密”虚拟电厂系统,安全性和负荷调控速度达国际领先水平。它成功完成车网互动规模化实测、分布式光伏绿电中长期交易等任务,还参与长三角电力互济,为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方案”。

  本次展会不仅是电力科技秀,更设置了绿电交易服务台,合肥供电公司专人在现场为企业解答绿电购买与使用问题,助力企业通过绿电消费提升国际竞争力。今年1月至8月,合肥市共有65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成交绿证166万张,交易电量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说到绿电,本次大会本身就是一场绿色实践。通过使用阿拉善风电场的清洁电力,预计可节约标准煤234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04吨。自2023年以来,世界制造业大会已累计消纳绿电超160万千瓦时,为国内外大型展会低碳转型树立了‘合肥样本’。”陈朔表示。

  江淮晨报-合新闻记者 吴奇 通讯员 李岩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