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和中秋“双节”临近,合肥“菜篮子”将迎来消费高峰。9月24日,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期全市各农业生产基地和企业正加紧备货,保障“双节”期间,市民的“菜篮子”供给量足价稳。
6.3万吨地产蔬菜保障供给
9月23日,在肥东荣建杭椒蔬菜专业合作社保供基地内,菜农们正忙着采收黄瓜、茄子等新鲜蔬菜。“这段时间,我们蔬菜基地产量比较大,我们增加了人手,每天凌晨开始采收,把最新鲜的蔬菜送上市民餐桌。”基地负责人张虎指着棚内的蔬菜对记者说,目前,基地的蔬菜日供应量约为1万公斤。
“目前,合肥共有1652个蔬菜重点生产基地,保供生产面积稳定在23.4万亩以上,‘两节’期间地产蔬菜供给产量可达6.3万吨。”市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处处长任家友介绍,为保障“菜篮子”供应,合肥指导蔬菜等“菜篮子”重要产品生产全季全时供给无缝“接茬”。
“早在入夏之初,我们就开始部署夏秋两季‘菜篮子’的保供工作,通过调结构、优品种,保障‘双节’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任家友表示。
同时,合肥还持续调整合肥都市圈内定远、颍上等13个合作共建县的特色蔬菜生产,“两节”期间将有1000吨高山四季豆、桐城水芹、芦笋、贡菜等特色蔬菜供给合肥。
“惠民菜”上线176个超市
“菜篮子”产品既要产得优,还要畅通渠道,才能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
在巢湖市安禽蛋鸡场内,负责人石国玉看着正在扩建的鸡场,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得益于市里的产业政策,目前我们70万只禽鸡的存栏量正在逐步攀升,明年预计能翻一番,将有力保障市民对优质禽蛋的需求。”
在保障蔬菜产品供给同时,合肥一批新投产的畜禽养殖场显著增强了市场自给能力,猪肉、鸡肉、鸡蛋等产品供给充足。“双节”期间,预计我市生猪出栏约38500头、禽蛋约4000吨、牛奶约3200吨。
此外,为进一步稳定“两节”市场,我市计划于9月29日启动两节“惠民菜篮子”工程,在全市176个定点超市设置专区,提供不少于20个品种的平价菜,让市民买到实惠菜。
“我们积极拓展了线上供应渠道,推进重点农贸市场、生鲜电商平台、生产基地等加强货源组织,通过‘线上下单、社区直投、社区团购’等方式,方便市民多样化采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今年丰收节和“两节”期间,我市各地还将围绕“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主题,开展“菜篮子”和特色农产品的庆丰收、赶大集、丰餐桌、促消费等活动,让更多带着丰收喜悦和农“味”的优质“土特产”走上市民餐桌。
种养专项巡查保障餐桌安全
每日凌晨,坐落于长丰县的安徽阳雪食品有限公司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刻。活禽运送车辆刚一停靠,检疫人员便上前核验单据,检疫核验合格的活鸡由传送带进入屠宰线,经过30多道工序后,宰杀好的家禽即将通过冷链车运往各地。“从进场到出场,要经过三次检验,层层把关,每只出场的家禽都会佩戴独一无二的蓝色二维码脚环。”公司负责人关礼安向记者介绍道。
如今,在合肥像这样的标准化家禽集中屠宰场已有8家,日集中屠宰家禽达9.8万只。据悉,8月份以来,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性地开展城区违规活禽交易、肉牛养殖非法使用瘦肉精、销售屠宰环节注胶牛肉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鼓励畜禽集中屠宰。
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针对“两节”期间上市农产品的品种和品类,组织开展种养专项巡查。聚焦“四棵菜”(豇豆、芹菜、生姜、辣椒)和“七条鱼”(鲫鱼、鳊鱼、大口黑鲈、乌鳢、黄鳝、牛蛙、泥鳅)等重点品种,同步实行“抽检分离”监督抽查。
与此同时,合肥将持续推进“明示供给”的数字化“可追溯优选菜”体系建设,加大数据链“产地赋码”+“可追溯优选菜”专柜等供给保障力度。截至目前,该体系数字化“透明菜篮子”生产已覆盖7256家经营主体,累计生成追溯链条信息4049万条。
江淮晨报-合新闻记者 卫晓敏
通讯员 艾力凯尔·安外尔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