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电动车充电端口配齐、外墙脱落隐患消除、老旧电梯焕新升级……一项项改造措施扎实落地,老旧小区重焕蓬勃新活力。
民生实事暖人心。今年,我省加强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常态长效,推动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0万个,实施住宅小区屋面渗漏和外墙脱落维修200万平方米,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3390台。截至8月底,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让一批老旧小区提品质,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
充电端口进小区 破解“充电难”
走进合肥市双岗街道钢苑新村,道路整洁,停车有序,楼栋口的小微花园生机勃勃,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停车乱、充电险”的典型老旧小区。“以前飞线充电,又难看又危险,现在有了充电桩,放心多了!”居民刘阿姨说。

2022年以前,钢苑新村因缺乏专业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老化、非机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等问题突出。庐阳城资公司进驻后,打破传统物业“各自为政”的局限,将周边老旧小区与街巷整合为一个服务片区,搭建“全域智能平台”,让物业服务从“人防”向“技防+人防”转型。“资源共享、统一调度,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都显著提升。”公司业务管理部负责人邢娟介绍。如今,小区已新增200余个非机动车充电插口,每个点位都配备消防器材,工作人员每周巡检,筑牢安全防线。
在怀宁县,充电设施建设被纳入2025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当地计划新建电动自行车停车位5500个、车棚11000平方米、充电端口5000个。目前,高河镇已完成21个小区及1个公共区域的车棚充电桩建设,累计建成充电端口3180个。“要让居民通过家门口的充电桩,感受到文明城市的温度。”高河镇分管负责人说。
数据见证成效:截至8月底,全省累计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4.48万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44.8%。曾经的飞线乱象在不少小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范、安全的充电场景。
维修除隐患 解决“外墙忧”
“看着正在维修的外墙,心里踏实了,再也不怕墙皮掉下来砸到人、砸到车。”阜阳市颍泉区锦华名郡小区2栋居民悬了多年的心终于放下。

锦华名郡小区2012年建成,2019年起外墙陆续出现空鼓脱落现象。四年前一场大风暴雨后,脱落的墙皮砸中了楼下两辆汽车,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却让居民们忧心忡忡。起初,外墙脱落问题尚在质保期内,建设单位维修了一部分,但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外墙脱落问题愈发严重。由于部分业主认为这是建设单位质量问题,维修事宜一度搁置。
转机出现在去年小区业主委员会换届后。新成立的业委会重启外墙维修工作,在征求部分业主同意后,率先对脱落严重的两栋楼进行维修,打造“样板工程”。“通过打样让居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后续推进就更顺利了。”颍泉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物业股副股长樊成龙解释道。
今年以来,颍泉区物业主管部门已对全区34个小区进行排查,其中锦华名郡、水岸明珠、学府铭城3个小区的11栋楼,通过业主应急表决使用维修资金,陆续启动外墙维修。“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大排查力度,督促物业设置安全警示,发现外墙空鼓、开裂问题及时处理,让居民住得安心。”樊成龙说。
截至8月底,全省已完成住宅小区屋面渗漏和外墙脱落维修217.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的108.7%。像锦华名郡这样的小区,正逐步告别墙皮脱落的隐患,让居民抬头见安全。
更新提效能 攻下“电梯关”
与小区一同变老的还有电梯。当老旧小区迎来改造的同时,电梯也将更新换代。
“以前电梯三天两头出故障,每次坐都提心吊胆,现在换新电梯了,又稳又快,再也不用担惊受怕!”马鞍山市花山区中央花园小区居民张女士,对小区刚更新的电梯赞不绝口。

中央花园小区建成时间较早,原有52部电梯已使用超过20年,部件老化导致故障率不断上升,成为居民出行的“烦心事”。今年,小区52部老旧电梯全部“退休”,新电梯的投入使用,让居民出行安全感大幅提升。
在合肥经开区,老旧电梯更新工作也在加速推进。继去年完成50台老旧电梯改造后,该区今年计划更新200多台电梯,惠及更多小区居民。“我们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资金,不足部分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补充,全力保障电梯更新顺利推进。”经开区建设发展局住保处副处长葛霞介绍,目前更新工作正有序开展,力争年底前全部完成。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拨付使用量达1.54亿元,其中1.31亿元用于电梯更新维修,占比高达85%,老旧电梯更新成为维修资金使用的“重点方向”。截至8月底,全省已完成住宅老旧电梯更新3390台,100%完成年度目标,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了安全、便捷的电梯服务。
从忧居到优居,安徽省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让老旧小区在微改造中实现大提升。下一步,随着物业管理常态化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更多老旧小区将焕发新活力,为居民打造更舒适、更安全、更宜居的生活环境。(记者 檀美玲)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