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民生社会 > 正文

eSIM手机来了!预约办理已开启

时间:2025-10-15 15:13:19

  eSIM手机来了!10月13日,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官宣eSIM手机业务落地,已有数十万用户预约办理。合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合肥eSIM手机业务预约办理通道已开启,但想顺利办完业务尝鲜,不少用户还得等一等。

  eSIM手机业务落地,数十万人预约办理

  10月13日,中国联通宣布已经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同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官宣eSIM手机业务获批,在国内31个省市正式上市销售。

  早在9月初,中国联通就率先开启eSIM预约,截至发稿前,预约人数已突破17万。据悉,中国移动eSIM业务上线仅 4 小时,系统即显示预约排队人数超过15万。

  不少人会好奇,什么是eSIM?

  其实,这并非三大运营商首次涉足eSIM业务领域,eSIM业务服务也早已悄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铺开。三家运营商此前已在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车载设备等非手机终端上长期提供eSIM服务。仅中国联通一家,eSIM服务用户规模突破数百万。

  比起eSIM,大家更熟悉的是手机里插的实体 SIM卡,基本上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插着这么一张保存了手机号码信息的芯片。从早期的大尺寸 SIM卡,到后来的Mini SIM、Micro SIM,再到如今主流的Nano SIM,SIM卡一直在向越来越小演化迭代。目前,国内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的都是Nano SIM,面积不到全尺寸SIM卡的1/3。

  而eSIM则彻底告别了物理形态,本质上是一个集成在设备芯片中的数据文件,直接嵌入设备主板,其占用空间仅为 Nano SIM卡的1/3。eSIM通过网络下载即可激活运营商服务,实现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连接网络等所有传统SIM卡功能。

  eSIM普及后,手机

  或将迈入“无卡化”

  eSIM为啥能瞬间火起来?关键在于它给手机使用带来了实打实的变革,标志着国内eSIM技术终于覆盖到智能手机这个核心终端,形成了全场景服务闭环。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日常使用最频繁的手机设备,将告别插拔实体卡片的时代,未来将迈入“无卡化”的新阶段。

  eSIM的普及将省去手机中传统SIM卡槽及托盘结构,为手机内部设计释放宝贵空间。行业数据显示,取消卡槽可使手机厚度减少0.8-1.2毫米,同时提升机身密封性能,增强防水防尘能力。

  同时,eSIM使用体验也会全面升级。eSIM不同于传统的SIM卡,它直接嵌入设备的主板,一般不属于任何一个运营商。换号、转网不用再跑营业厅拔插卡片,未来开卡、换套餐等操作有望全在线完成,就像切换WiFi一样简单。

  eSIM手机业务刚起步,办理尝鲜还得等一等

  那么在合肥,想办 eSIM手机业务该咋操作?

  三大运营商官方客服向合新闻记者证实,eSIM手机业务已经在合肥开通,在商用试验期间,各运营商均不支持线上方式办理eSIM手机业务,广大用户需要前往各地自有营业厅办理eSIM手机业务。

  在办理流程上,办理eSIM基本和办理实体SIM卡相同,需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支持eSIM功能的手机,用户办理eSIM号码新入网时需要符合一证五号等相关实名制要求。

  登录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官方APP,搜索“eSIM”后可以看到,两家运营商都已更新了eSIM手机业务的办理提示。中国联通APP上设置了eSIM专区,但业务办理范围仍然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设备。

  根据各运营商eSIM预约办理指引,合新闻记者随机致电了三大运营商的多家营业厅。各营业厅对于eSIM手机业务的实际推进程度也不相同。

  中国移动一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接到相关通知,还没有进行培训,现在暂时无法办理eSIM手机业务。中国电信铜陵北路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通知也是刚刚下发,目前还没有实际办理过eSIM手机业务,不确定流程是否能够跑通,需要携带身份证和eSIM手机线下尝试。中国联通多个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无法办理eSIM手机业务。

  虽然eSIM手机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但合肥用户想真正用上,还得再等等运营商的服务衔接到位。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朱汗翔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