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民生社会 > 正文

“能救人一命,是人生的幸运和缘分”

时间:2025-10-16 17:32:41

“能救人一命,是人生的幸运和缘分”

淮南小伙在肥兑现“生命之约”,捐献造血干细胞

  “作为一个普通人,能救人一命,是人生的幸运和缘分。”10月15日,躺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捐献床上,来自淮南的23岁小伙胡乐杰忍不住感慨。这一天,他在合肥完成了5年前偶然签下的那份“生命之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素昧平生的患者生命。

  为捐献甘愿放弃假期

  时间回到2020年9月。彼时,刚满18岁的胡乐杰考入淮南联合大学,入学不久,便遇上淮南市红十字会在学校开展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路过活动现场,胡乐杰没有多想,欣然上前登记献血。

  得知只要多留一点血样,日后就可能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胡乐杰没有犹豫,选择留取宝贵的“生命种子”。“给需要的人留一份希望,给黑暗中的人一点光亮,这是多有意义的事。”

  一晃5年过去,今年8月,已毕业在外地工作的胡乐杰接到了淮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听到自己的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他十分欣喜,“没想到自己真的会遇上这种缘分。”

  记者了解到,其实,接到消息时,胡乐杰正负责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但为了不耽误捐献准备,他没有丝毫抱怨,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赶回淮南,配合完成了一系列的捐献前准备工作。

  接到捐献通知后,为了少影响工作,胡乐杰十一假期都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加班赶进度,直到10月7日晚下班后才赶回淮南。不仅如此,直到捐献临行前,胡乐杰才轻描淡写地和家人说了要去捐献一事。令他感动的是,自己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

  10月15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经历4个多小时的采集,胡乐杰成功捐献324毫升“生命火种”,完成了这场跨越5年的“约定”。

  家风孕育真善美

  胡乐杰的善行担当离不开家庭数辈家风家教的影响和传承。

  胡乐杰自幼跟着爷爷生活,爷爷是一位退役军人,常给胡乐杰讲在部队的故事,讲男儿报国的责任和家国情怀。爷爷的教诲和所言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胡乐杰的成长,一颗“责任”与“奉献”的种子,早早就播进他幼小的心田。

  而同为军人的叔叔更是在部队立功受奖,那耀眼的喜报和军功章,不仅是一家的荣誉,也成了胡乐杰成长路上最生动的“教科书”。

  胡乐杰的父母虽然都是普通职业,但在他们身上也继承着家风,他们都是热心奉献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胡乐杰从小就懂得,奉献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融入血脉的责任。

  青春践行奉献之路

  2021年,大一结束后,胡乐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像爷爷、叔叔一样,参军报国。

  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家的支持。经过两次报名考核,最终如愿以偿穿上了那身向往已久的绿军装。

  2023年秋,服役期满的胡乐杰退伍回到淮南联合大学,重新开启了校园生活。虽然身份从军人变回了学生,但他身上的那份担当与奉献精神却没有改变。

  在学校期间,胡乐杰加入了学院的社会实践部,参加了校国防志愿服务团,经常带着同学们到周边养老机构,开展敬老爱老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从家庭到校园,到军营,到社会……这位23岁的青年一路成长、一路奉献,每一步都坚实有力,闪耀着光芒。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