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要闻 > 正文

“他把别人的地当成自己的来管”

时间:2025-07-25 10:23:12

  “徐老是真把别人的地当成自己的来管,都不等我们去找他,他就直接跑我们的地里检查。” 太和县常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兴铎说,有一次,徐淙祥去北京开会还给他打电话,问药打没打,比他自己还上心。

  2011年,常兴铎流转76亩地,种植辣椒、西瓜和大蒜等经济作物,结果4年里亏了100多万元,愁得吃不下饭。这时有人提醒他,种菜不成,就跟徐淙祥学种粮吧!

  可是,徐淙祥愿不愿意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呢?常兴铎试着与徐淙祥联系,得到了热情的答复:“放心吧,以后有困难,就找我。”徐淙祥还邀请他加入种粮合作社,免费传授种植技术。

  在徐淙祥的鼓励下,2015年秋天,常兴铎流转360亩地种粮。徐淙祥对常兴铎说:“你用我们合作社统一采购的种子,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打药,我都会提前跟你说,有时间我就去你地里看,有啥问题咱们一起解决。”这让常兴铎吃了“定心丸”。

  常兴铎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农历腊月,徐淙祥给他打电话,说来他地里看看。“那时候再有十几天就该过年了,天气冷得不行,我不太想去。但徐老都来了,我得陪着去。”常兴铎说。

  一到地里,徐淙祥就掏出尺子,半跪在地上量小麦的行距、株距。徐淙祥从常兴铎地里薅一株麦苗,又从相邻田里薅了一株,放在手里进行对比。“你的小麦根扎得深、麦秆粗,明年收成肯定差不了。”徐淙祥说。

  看着60多岁的徐淙祥冒着严寒给自己现场“上课”,常兴铎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动。如今,常兴铎已跟着徐淙祥种了10年地,年年小麦亩产1200斤以上。靠种粮,他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还当上太和县科技特派员,带动200多户小农户。

  “徐老和我素不相识,但他无偿把种植技术教给我,我不知道如何回报他,我能做的就是带动更多小农户一起多种粮、种好粮。”常兴铎表示。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