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要闻 > 正文

高速“免费救援”值得推广

时间:2025-09-09 13:55:08

  9月1日起,江苏省免收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拖车、吊车费用。消息一出,立即收获大量关注和点赞。这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公众对“免费”二字的高敏感度,更是对公共服务提质升级的热切期待。

  高速公路救援收费问题历来是民生痛点。按照2019年江苏制定的高速公路清排障服务收费标准,拖车费的基价按车型从200元/车次到350元/车次不等,根据拖车里程,再加收每公里5元到20元作业费;吊车费基价从600元到1000元不等。

  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大量作业被“外包”给社会救援机构,使得吊车费成为“高价救援费”的重灾区。动辄上千甚至过万的拖车费、吊车费,曾让不少车主在遭遇事故之余,再添经济重负。

  “免收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拖车、吊车费用”,精准击中了这一长期存在的民生堵点,标志着高速公路救援正从“市场化服务”向“准公共服务”转变。

  实施免费政策,即剥离了救援服务与收费之间的直接利益链接,从根本上消除了“天价救援费”的生存土壤。过去,部分救援单位因利益驱动可能出现的“漫天要价”“强拖强救”等乱象,有望随着政府买单而得到根治。这不仅降低了车主的出行经济风险,也净化了路域营商环境,重塑了司乘人员的安全感和对管理部门的信任度。

  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上,车速快、车流量大,故障车、事故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会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把挡路的车辆拖走,不仅关系到车主利益,也关系着公共利益,将有效降低道路拥堵和二次事故发生风险,更好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当然,“免费”只是起点,而非终点。政策落地后,真正的考验在于公共服务能否实现“量增”而不“质降”。救援需求会否因免费而激增?响应速度、服务标准、人员配备能否跟上?财政资金能否可持续地承担这笔费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未雨绸缪。相关部门必须通过科学调度、智慧预警、预算保障等配套机制,确保免费政策不会以牺牲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代价。

  这一探索值得肯定,它展现着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深层角色转变。期待这项政策能平稳落地,并形成良好示范,推动更多地区将高速公路救援这类“准公共产品”纳入公共服务保障范围,让出行之路不仅更加畅通,也能更加安心、暖心。

  安徽车主也不用羡慕邻居。据报道,9月20日起,安徽省高速公路拖车、吊车也将免收救援费,具体细则即将对外正式发布。这一消息同样得到广大网友点赞。公众的广泛关注,正是对公共服务人性化、精细化发展的最好喝彩与持续鞭策。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