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要闻 > 正文

安徽的美,一半来自淮河水

时间:2025-09-19 11:02:48

  在中国的河流中

  她看似平庸

  论流域面积它排第十

  论长度它挤不进前十

  论流量它二十名开外

  但她又卓尔不群

  她是古代“四渎”(渎:注海的大河)之一

  她分出了温带和亚热带

  所以“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

  她分出了中国地理南北

  所以“秦岭淮河一条线,南吃白米北吃面”

  △淮河安徽段区位地形图

  她流经区域是三代文化之首——

  夏文化发源地之一

  大禹在此会盟诸侯

  劈山导淮,三过家门而不入

  她是中国人改造自然的见证

  领袖巨笔如椽

  全民治淮,敢教日月换新天

  她就是中国淮河

  △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

  01

  物阜民丰

  淮河总长1000公里

  其中安徽境内436公里

  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占安徽面积近一半

  她孕育了伟大的淮河文明

  给了安徽巨大的财富

  △淮河夕照

  事物往往是“双刃剑”

  位列“四渎”的淮河

  历史上多次被黄河侵占流域

  1194年至1855年的661年间

  黄河多次抢占淮河入海口

  使得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成为黄泛区

  淮河流域也因祸得福

  黄泛冲积平原和淮河冲积平原交汇

  土质非常肥沃

  适合播种小麦、大豆、玉米

  于是淮北平原成了“江淮粮仓”

  让面积排名全国第二十二位的安徽

  成为第五产粮大省

  成为全国五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北平原小麦丰收

  淮河儿女爱美食

  以面食为基础

  衍生出几百种美食

  淮河两岸是碳水爱好者的天堂

  △淮河碳水“英雄会”

  淮河儿女爱热闹

  花鼓灯震天动地

  泗州戏(拉魂腔)动人魂魄

  谁都会唱两句“左手锣,右手鼓”

  没错,那就是凤阳花鼓

  淮北大鼓是说唱rap

  宿州唢呐出场“秒杀”万籁

  但凡一顿没吃饱

  都演不出那个调调

  △淮河声乐“嘉年华”

  02

  人杰地灵

  淮河儿女爱打拼

  老子、庄子开创了道家学派

  朱元璋诠释了“逆天改命”

  姜尚、管仲、曹操

  刷新了“丞相”这个词的高度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的是张良

  人们对医生的最高评价是

  “华佗在世”

  花木兰是巾帼英雄的代表

  △安徽名人馆浮雕墙

  因为淮河

  才有蚌埠双墩的“笑脸”

  才有亳州尉迟寺的陶尊

  才有淮南武王墩一眼千年

  才有垓下离乱

  才有淝水之战

  才有运河古道、西风瘦马

  才有淮上秋山、家国天下

  △淮河“老古董”

  03

  上善若水

  淮河给了安徽伟大的精神

  作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

  淮河河床两头高中间低

  低点在安徽

  治淮一盘棋,棋眼在安徽

  蚌埠涂山,大禹劈山导淮的地方

  三过家门而不入,何等坚毅!

  △蚌埠涂山禹王宫

  新中国成立之初

  沿淮人民肩挑手提

  疏通河道、加固河堤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何等自信!

  △淮河治水往事

  每当淮河洪涝

  “上保河南、下保江苏”的使命

  就落到了安徽身上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

  72年间有13个年头

  共开闸蓄洪16次

  蒙洼人民含着热泪

  看家园成为泽国

  舍小家保大家,何等胸怀!

  △2020年7月20日“千里淮河第一闸”阜南王家坝闸泄洪

  蒙洼蓄洪区一片泽国(吕劲松 摄)

  04

  大河奔流

  淮河给了安徽美好的期待

  在蚌埠

  淮河边最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是“龙鳞叠水”

  带孩子来玩水

  是最好的亲子互动

  淮河化身“市民公园”与“城市会客厅”

  点亮了“淮畔明珠”的生态底色

  △龙鳞叠水

  近年来,淮河两岸的容颜偷偷在改变

  引江济淮工程每年把几十亿吨长江水注入淮河

  滋养安徽、河南两省5000万人

  皖北的水更好喝了

  咸涩的地下水换成了清甜的地表水

  皖北城市更漂亮了

  源头活水洗净了一路走来的尘埃

  △引江济淮工程巢湖白山节制闸(张治宇 摄)

  沿淮城市各显神通

  从淮河文化中汲取创新灵感:

  蚌埠瞄准“制造强市”

  打造千亿级中国传感谷和商业航天产业“新地标”

  滁州要做“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

  阜阳聚焦新兴产业

  亳州继续“药都养生”

  淮北推进“绿色转型”

  宿州要做“中国云都”

  淮南要造“古城新貌”

  一条淮河波浪宽,它兼容南北

  滋养万物,推陈出新

  期盼未来无限可能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张治宇 摄)

  |策划:张弓 黄娜娜

  |视觉:周纪萌

  |编辑:叶秋盈

  |采访:程子恒 陶冠宇 刘生智

  |制作支持 :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档案馆(治淮宣传中心)

  |出品:安徽新媒体集团徽风皖韵工作室


来源:安徽新媒体集团徽风皖韵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