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中国制造”“安徽制造”成绩斐然。如今,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最为完整的产业链;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产品门类中,有220多种主要产品的产量是世界第一;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钢铁,50%以上的船舶、6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和风电装备、70%以上的高铁装备、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80%以上的太阳能发电装备、家电、电脑等产品,制造业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我省制造业同样阔步前行,规模不断做大做强,结构持续向优向新。去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约5.5万亿元,由2020年的全国第十二位跃升到第六位,两化融合指标由全国第十五位跃升到第六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六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居全国第三位。“十四五”以来,我省历史性迈入了“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这些成绩,离不开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特别是顶级智库孜孜不倦地建言献策。他们以自己的专业学识为“中国制造”“安徽制造”把脉问诊、贡献智慧和力量,正是在这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坚持下,“中国制造”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迈进,“安徽制造”也因坚定地向“新”而行,实现了“弯道超车”。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参加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专家学人口中的高频词汇,特别是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将主题聚焦具身智能,一股变革的未来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期待下一个五年、十年“中国制造”“安徽制造”又会有怎样的新气象。(丰静)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