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灯光渐暗,音乐响起,观众们眼含热泪,掌声经久不息。演员站立在台上,不断向台下观众挥手致谢,剧场内气氛达到了顶点。
9月16日晚,一段跨越时空的科学与爱国之旅在芜湖职业技术大学文津校区大礼堂开启。安徽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今夜星辰》在这里上演,来自皖南片区19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共同观看了这部根据“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及其夫人李佩事迹创作的话剧。
一部话剧是如何用艺术形式诠释“两弹一星”精神,为何能成为艺术思政课的重要一环,又如何能叩动年轻学子的心弦,这个几个细节或许能告诉我们。
艺术再现,“两弹一星”精神绽放舞台光芒
“用学到的知识为祖国效力,研究出自己的‘争气弹’”——郭永怀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年轻的郭永怀与李佩在校园里一见倾心,走进婚姻殿堂。
郭永怀是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因公牺牲的革命烈士;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三个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他用59年的壮烈人生诠释了“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为我们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话剧《今夜星辰》采用双时空叙事手法,将家庭亲情、革命友情、师生真情和家国之情融为一体,生动再现了郭永怀、李佩夫妇的人生历程与精神世界。剧中,郭永怀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科研攻关、与团队共同奋斗的场景令众多学子动容。
在舞台上,郭永怀毅然决定放弃刚刚获得的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职位,铿锵有力地说出“用学到的知识为祖国效力,研究出自己的‘争气弹’”这句话时,场下掌声雷动。
2021年,“两弹一星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看之前其实只是知道郭怀永先生是‘两弹元勋’,也曾了解过先生的事迹,但这次观看完之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汪蕊这样告诉记者。
“话剧《今夜星辰》最符合思政课教学中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家精神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等知识点。”演出结束后,芜湖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翠华和记者说起了她的感受。
心灵共振,青年学子感悟家国情怀
看完全剧,“感动、敬佩、深思”成为公共管理学院学生陆金加的感受。
在演出前,记者采访了郭永怀的扮演者刘洋。他告诉记者,这部话剧并没有把郭永怀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科学家,而是通过一个个工作上、生活上的矛盾细节,来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可亲可近的普通人形象,让年轻学生能够接受。
在全剧中,这种矛盾冲突无处不在:要不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生活,回国搞科研;为了新中国培养自己的科学家会不会得罪人;为了珍惜科研时间一次又一次失信于女儿,甚至被女儿骂做“猪八戒”;为了保守科研秘密不得不忍受妻子李佩的误解,以至于惹得妻子剪掉合影相片……正如青年李佩扮演者黄晶晶说,全剧没有一句高大上的爱国口号,而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两难抉择中,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科学家。
“剧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郭永怀在飞机失事时与警卫员紧紧拥抱,将装满重要科研资料的公文包夹在两人胸前,最后确保资料安然无恙。在这一刻,科学家舍身为国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学生汪蕊说。
刘洋告诉记者,自从2020年这部剧创作完成后,每年都会在高校演出,每次都会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9月14日那天我们在中科大演出,全剧结束后学生们一直在台下热烈鼓掌,我们谢幕一连谢了三次。最后我开玩笑地说,好了同学们下课吧,学生们才陆续退场。”
“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对为祖国发展事业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的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也让我学到了他们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一名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收获。
情感共鸣,艺术形式激活思政课堂
“思政课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话剧式思政课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杨翠华老师这样认为。
比起传统思政课教学,《今夜星辰》话剧对案例挖掘更深入,让情节更具体可感,人物形象更丰富多元。话剧通过舞台布景、灯光音效、演员演绎构建完整场景,让学生从“听课者”转变为“场景参与者”,学生可通过角色的内心挣扎感受“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的关系。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课堂吸引力。
这种不同于以往偏重理论的思政课形式,更容易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陆金加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沉浸或互动的方式,思政课应该结合艺术形式与社会实践,用影像、舞台剧、实地探访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学生们也表达了对未来思政课的期待,希望课堂内容能够围绕科技强国、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主题深入展开。
杨翠华老师告诉记者,观看话剧后,她会计划设计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题故事会,让学生结合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胸怀家国的“科学家精神”等背后的故事,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围绕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探讨与尝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实际,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式、探究式学习,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杨翠华说。
“如果一千位观众中能有一位在看完这部话剧后,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所改变,我觉得这部剧的效果就达到了。”采访最后,演员刘洋这样说。
(记者 苏艺)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