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要闻 > 正文

再融资两倍增长的“大逻辑”

时间:2025-09-25 14:13:13

  今年以来,A股再融资市场,频繁出现安徽企业身影。

  富乐德、国盾量子、伯特利等一批上市公司,紧扣产业升级方向推进再融资项目。

  从数据上看,今年前8个月,安徽省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达125.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6%,融资规模与增速均创近3年新高。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在3月同步修订再融资细则,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机构投资者更好发挥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

  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9月下旬“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而这一轮企业并购重组浪潮,也是安徽再融资规模近两倍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用活再融资渠道,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促进资本优化配置、产业整合发展。这也是安徽在这一轮资本市场持续活跃的大势下,运用资本力量撬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大逻辑所在。

  规模最大项目

  资本力量,如何撬动产业升级?

  前不久,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组合方式完成重大资产购买,募集资金规模达73.3亿元。这是安徽省迄今以来规模最大的再融资项目。

  据悉,位于铜陵市的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泛半导体(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设备精密洗净服务提供商,聚焦于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两大领域,于2022年登陆创业板。

  公开资料显示,富乐德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收购富乐华100%股权。而富乐华生产的覆铜陶瓷载板是功率半导体模块中连接芯片与散热衬底的关键材料。目前富乐华在国内率先实现覆铜陶瓷载板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核心技术均自主研发,产品制作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交易完成后,富乐德将整合富乐华优质核心业务,显著提升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份额,为安徽省构建更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集群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这桩并购的逻辑,就在于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链整合。那么,资本市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富乐德创新采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组合支付工具,精准契合证监会鼓励的多元化重组支付方式,为上市公司开展市场化并购提供了创新样本。

  这种组合支付工具,其核心作用是通过设计,平衡交易各方的即时与长远利益,从而克服大型并购中的资金、估值和整合难题,最终推动战略性的产业整合得以顺利完成。当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意图并购一家规模更大、价值更高的非上市公司时,纯现金支付几乎不可能,纯股份支付又会导致控制权过度稀释。“现金+股份+可转债”的组合拳成为了理想的金融方案,让小公司有能力撬动大并购。

  除了富乐德,今年还有不少安徽上市公司借再融资引“活水”。

  8月,安徽安孚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发行股票41003849股,价格23.46元/股,定增购买资产。通过本次交易,安孚科技将提高对核心资产南孚电池的控制力和权益比例,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碱性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

  安孚科技前身为安德利,原先的主业是传统百货零售业务,为转型消费电池行业,安孚科技多次出手收购南孚电池。

  “夯实优化碱性电池业务,积极探寻第二增长曲线”——近年来,安孚科技聚焦电池主业,业务规模不断攀升。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8亿元、5.66亿元和1.07亿元,同比增长4.98%、9.14%和14.38%。

  制造业是“主力军”

  从安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是再融资的“主力军”。

  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近年来,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增长,这背后离不开其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和高度重视。

  7月,伯特利公告称,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02亿元,用于年产60万套电子机械制动(EMB)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年产100万套线控底盘制动系统产业化项目、年产100万套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建设项目、高强度铝合金铸件项目、墨西哥年产72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及200万件制动钳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的融资工具,持有者既可以获得债券的保底收益,又保留了在公司股价上涨时转股卖出的选项,为交易双方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博弈机制。此次融资将有力支持伯特利前瞻性地布局产业化项目,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并加强其全球化战略。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安徽上市公司再融资募资投向聚焦主业与研发,资金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倾斜,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还可以增强市场活力和韧性,再融资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工具,吸引长期资本入市,有利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资本流向揭示产业变革方向。2021年以来,安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超过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3.6%。今年前8个月,安徽“新三样”出口523.3亿元,同比增长64.1%,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产业升级成效。

  近期,六国化工、精达股份紧扣产业升级方向推进再融资项目,相关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其中,六国化工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投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材料及精细磷化工产业,推动传统化工向绿色低碳转型。精达股份计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新能源产业铜基电磁线、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等产业化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政策与市场共振

  再融资市场升温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共振。一方面,产业升级需求激增,尤其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亟须资金突破技术瓶颈。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大幅优化再融资流程,降低企业融资门槛。

  从安徽来看,早在2022年,安徽省就明确,要“扩大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利用资本市场股债融资工具实施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引导并购基金、风险基金、产业基金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动参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

  “今年以来,我们将再融资政策纳入全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项培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上市公司,建立‘实地走访—问题收集—限时办结—对账销号’的全流程服务机制。”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推动证券公司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再融资方案定制服务,申报后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协调,保障项目审核高效推进。

  企业启动再融资项目,资金何来?这就需要在资金来源上“开渠引水”,为此,安徽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围绕企业再融资需求,提供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融资等配套金融产品,形成“券商+银行”协同服务格局。

  再融资的活跃度提升,根本上说,源于数量足够大、主业足够突出并不断寻求垂直提升和规模扩张的上市公司群体。

  截至今年8月31日,安徽共有A股上市公司186家。其中上交所主板55家,科创板24家,深交所主板54家,创业板41家,北交所12家。仅前8个月新增5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数量跻身全国四强,仅次于江苏、广东、浙江,资本市场“安徽板块”厚度持续增加。

  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紧跟再融资最新政策,提供更加精准的辅导服务。深入开展上市公司走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省市联动、跨部门协同等举措,为上市公司“一对一”提供服务,夯实再融资基础。(记者 何珂)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