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要闻 > 正文

“星星的孩子”叩开就业之门

时间:2025-10-13 11:17:32

  “这是孩子的新生,也是我们家庭的新生。”近日,接过孩子递上的2320元工资,铜陵市民吴女士特别激动,“从想都不敢想,到如今真切感受到孩子的成长,看到他发挥光和热,真像做梦一样!”

  9月30日,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首批“工学交替”实习生工资发放仪式,8名进入安徽西博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的孤独症学生拿到人生中的首笔工资,双方正式签订劳动合同。

  “孩子们虽然动作慢点,但非常认真。”谈及孤独症学生的工作表现,安徽西博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丁萌说。

  孤独症患儿被称为“星星的孩子”。随着政策保障日益完善,防治关口不断前移,越来越多孤独症患儿得以接受早期干预,从而改善症状、提升生存质量。但受到生理心理条件限制,他们长大后仍然会面临难以融入正常工作生活环境的问题。

  今年6月,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铜陵技师学院、安徽西博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工学交替”合作协议,为培智学生开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成长新通道。

  此次“工学交替”涉及8位孤独症青年。他们前期在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经过2年职高系统学习培训,具备了生活自理、基本社交能力。在就业实习前,他们还接受了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

  铜陵技师学院、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采用结构化教学,将工作流程拆分成一个个清晰的步骤,以固定、有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如在工作安排上,制定详细的日程表并采用视觉提示,让学生清楚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帮助他们建立规律和秩序感,逐步熟悉工作流程。”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沃先桃介绍,他们还教导学生在工作中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诉求。

  经过岗前培训,今年8月,首批8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从事的岗位涵盖设备整理、车间清扫、器具保养等。

  “希望未来有更多孤独症学生受益于‘工学交替’机制。”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陶世东表示,期待通过建立新机制,让每颗“星星”都能找到发光的轨道。

  “这是一次有温度的创新。”铜陵市残联就业培训中心主任邓涛表示,将持续跟踪关注这次“破冰”举措的成效,并将视情况遴选更多企业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杨竹青 路璐


来源:安徽日报